去年以來,管網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從相關政策不斷出臺,到市場爆發巨頭企業開始重點布局,都在透漏一個信號,管網“火”了!
至于為什么會火,無非就是管網已經明顯拖后腿,因此國家通過不斷的出臺相關政策,讓管網成為污水治理重點。當然管網市場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曾有專家表示污水管網加雨水管網有近2萬億的投資需求,因此巨頭企業也開始進場想要分到紅利。
01 相比污水處理,管網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9月30日,住建部發布《2021年中國城市建設狀況公報》,其中顯示2021年年末,全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87.2萬公里,同比增長8.7%;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2.1億立方米/日,同比增長7.8%;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8.6%,比上年增加3.8個百分點。
68.6%的污水收集率,相較于污水處理的97.89%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的。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從近幾年的盲目提標就能看出來,大家好像更熱衷于污水達標這件事,忽略了污水廠的真正短板是管網這件事。因為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
有專家曾表示:單就COD、氨氮兩項指標而言,繼續進行提標改造到地表Ⅳ類,相對于改造所付出的工程代價,污染物削減效能提升的幅度將十分有限,從技術經濟角度已經不具備合理的投入產出效益。然而通過完善污水管網,理論上可將COD和氨氮的年削減能力分別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到準Ⅳ類可新增削減能力的21.9倍和33.3倍。
不僅如此,去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其中對于“十四五”時期的管網工作也做了詳細的安排。
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同時,政策的出臺不僅讓污水廠繃緊了弦,也讓環保企業看到了機會。
02 巨頭環保企業帶資進場,誰能分到紅利?
8月30日,中國光大水務發布公告,公司取得山東臨沂羅莊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一期,投資額約為人民幣2.59億元。該項目將包含一座設計日處理規模為2萬立方米的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以及總長37.1公里的配套管網。
8月9日,江西于都工業園區羅坳工業小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設施建設工程公開招標中標結果公告發布,中標供應商為江西省華贛環境集團于都有限公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項目總投資為2.29億元。
7月7日,安徽省滁州市永康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排水管網項目EPCO總承包中標候選人公示發布,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單位)與安徽東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成員單位)聯合體,其中管網運維服務單價9990.00元/km,新建污水收集主(支)管網共約1660 米。
5月10日,博世科預中標廣西龍州縣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EPC總承包項目,投標報價為1.68億元。
2月24日,首創環保發布公告,公司將通過BOT方式投資江蘇省徐州市劉集地表水廠及配套清水管網項目,項目總投資9.92億元。
光大水務、首創環保、碧水源、中持水務、博世科等巨頭紛紛帶資入場,可想而知管網的市場具有一定的潛力,要不然大家不會一窩蜂的來湊熱鬧。同時,這些巨頭的舉動背后也透漏出一個信號,想要分紅利,只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管網建設還需要技術、服務、產品、具備了這些硬件條件最后才有機會分到紅利!
03 污水管網建設怎么做,看山東就知道了!
說到卷這件事,山東好像就沒有輸過,無論是污水排放標準還是污水管網建設,山東好像都卯足了勁大干一場。
在“十三五” 期間,山東省新建城市污水管網 8064 公里,改造老舊污水管網 1299 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 5903 公里,但城市污水管網還不夠完善。
因此在《“十四五”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山東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山東省新建改造修復城市污水管網 5000 公里,改造城市市政雨污合流管網 3434 公里。到 2025 年,山東省城市實現整縣(市、區)制雨污合流管網清零,南四湖流域 2023 年完成。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雨污合流清零
開展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摸底調查,全面梳理管線底圖,形成城市排水管網系統圖,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城市排水管網綜合管理。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道路建設順勢推進,新建城區及各類工程項目必須實施雨污分流。
黑臭水體清零
對城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開展拉網式全面排查,完善黑臭水體檔案。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按照“一河一策”原則進行治理,實行銷號管理。健全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巡河巡湖管理,及時發現和修復管網破損溢流問題,實現黑臭水體監管工作常態化。
廠網一體運行
以污水處理設施對應的服務片區為基本管控單元,統籌建設與運行管理,采取廠網系統化一體專業運營模式,明確服務范圍、服務標準、責任要求與價格等責權利,運用市場機制,擇優選擇企業承接運營服務。
可以看出來,山東不僅是喊出口號,也是具體提出了要求。這一點就值得其他地方和企業借鑒學習,因為對于市場而言進入并不難,能不能站穩腳跟比較難。同樣這些企業的入場也能推動管網建設更進一步,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
結語
毋庸置疑的是,在國家的政策背景推動下,地方政府對于管網問題將會越來越重視,由此帶來更多的老舊管網改造,以及新的污水管網建設。這將為環保行業帶來新一輪的利好,隨之而來的是技術、產品、監管都將得到升級,管網之路也將走得更快。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市場歡迎的是真正想要做事的人,如果只想分紅利的話怕是遲早會被淘汰,至于誰能真正分到紅利,時間會給出答案。
原標題:管網火了!光大、首創等巨頭企業紛紛帶資入場,誰能分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