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企業赴瑞士上市又添新成員!
9月19日晚,杭可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籌劃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對于本次“出海”上市的目的,杭可科技表示,作為少數將鋰電池后處理設備銷往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的中國企業,國際化始終是發展目標之一。面對未來海外鋰電池產能逐步釋放所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公司將持續在全球主要鋰電市場加深布局,提升全球范圍內的銷售能力,加大海外重點地區的輻射滲透力度,公司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發行,以進一步提高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公司還將通過此次發行進一步加大研發和創新投入,根據發展需要,通過在電池技術與相關應用處于世界前沿的國家建設研發中心,并招募當地技術研發人員進行技術研發,從而整合境外的前沿技術與應用技術,打造出鋰電池后處理設備。
此外,杭可科技還認為,此次發行是響應國內資本市場政策號召、深化中歐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利用境外資本市場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公司將利用資本市場改革的有利時機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與境外資本市場實現直接對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增強公司資金實力,提升多渠道融資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杭可科技股份始創于1984年,并于2019年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去年12月30日晚,杭可科技公告,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23.12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充放電設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生產智能化及信息化提升技術改造項目等。
客戶方面,杭可科技為三星SDI、LG化學、SKI、索尼(現為村田)、松下、豐田、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欣旺達等國內外鋰離子電池制造商配套供應各類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設備。今年1月25日,杭可科技在公告中透露,公司收到億緯鋰能及其控股子公司發送的定點通知書,中標項目為鋰電池生產設備,中標金額4.97億元人民幣(含稅)。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杭可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9.55億元,同比增長81.94%。其中,其中國內市場銷售收入為17.5億元,海外市場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增320%至2.0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41億元,同比增長90.71%。
杭可科技在半年報指出,鋰電池生產工藝較長,涉及到50多道工序,相應需要50多種設備來完成各道工序的制造。據杭可科技介紹,鋰電設備更新周期大致為五年一代。隨著鋰電設備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早期投產的各環節鋰電設備產品在生產效率、產品一致性、穩定性等方面難以滿足現有的市場需求,通過設備更新將拉動一批鋰電設備的需求上升。特別是龍頭電池企業設備折舊速度快、未來更新改造需求旺盛。未來,鋰電設備將向工藝革新、高精度、高速度、高穩定性和無人化、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向極限制造發起挑戰。
海外發展方面,近期,杭可科技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2022年以來公司海外客戶擴產需求明顯,預計海外訂單占比還將有所提升。此外,目前公司已在德國設立全資子公司,組建銷售團隊,與歐洲市場相關鋰電池企業進行密切對接,并將積極參與未來的招投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杭可科技之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鋰電企業成功在瑞士發行GDR或正在籌備在海外發行GDR:
7月28日,國軒高科、格林美、杉杉股份、科達制造4家國內鋰電企業正式在瑞交所發行GDR上市,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登陸瑞交所。據統計,4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規模超過15億美元;
7月29日,星源材質表示,公司擬發行GDR,并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9月1日,欣旺達發布公布,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批復》。
總之,國內上市公司通過發行GDR在境外上市,在加快國際經濟交流、促進國際化布局的同時,還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有利于其進一步提高業績水平。將來,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鋰電企業尋求在海外上市!(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鋰電后道設備龍頭擬在瑞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