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財政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明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主要指標止住下滑態勢,實現正增長。其中,共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水污染防治資金237億元、土壤污染防治資金44億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150億元、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40.46億元,具體如下: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
堅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支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全面綠色轉型取得新進展。
(一)污染防治力度進一步加大。
一是藍天保衛戰不斷深入。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300億元,同比增長9%。擴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支持范圍,通過競爭性評審遴選確定青島、哈爾濱等25個新增支持城市,推動能源消費轉型升級。繼續開展大氣環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設、細顆粒物(PM2.5)與臭氧(O3)污染協同控制等工作,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上半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5.9%,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4.6%。
二是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237億元,同比增長9%,以長江、黃河流域為重點支持地方開展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開展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遴選山西晉城等15個城市納入首批試點范圍,推動地方加快補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板。上半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5.7%,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1.1%,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
三是凈土保衛戰繼續深化。下達土壤污染防治資金44億元,支持加強涉重金屬歷史遺留固體廢物、重金屬減排等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治理,加大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風險管控支持力度,推動事關農產品、人居環境安全的農用地、建設用地風險管控或修復等工作。
(二)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不斷強化。
一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扎實推動。安排資金150億元,繼續開展浙江甌江等“十四五”時期第一批10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啟動實施河南秦嶺東段、湖北荊江等“十四五”時期第二批9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切實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二是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深入實施。安排資金40.46億元,支持16個城市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海洋生態碳匯能力。
三是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啟動實施。啟動福建龍巖、四川雅安等11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受損山體和地表植被恢復,改善區域生態狀況,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
四是林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有力開展。推動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以及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實施森林資源管護和生態護林員政策,強化濕地保護修復、野生動植物保護,加強油茶營造,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對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獎勵。
(三)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
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循序漸進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研究出臺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引導、稅收調節、多元化投入、政府綠色采購等政策措施做好財政保障工作。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和技術研究,推動重點領域、行業節能減排。健全綠色采購標準,加大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力度,采購規模占同類產品政府采購規模的比例達85%以上,指導紹興等六個試點城市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筑應用推廣試點工作,目前納入試點的工程項目金額約1000億元。完善清潔能源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支持20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促進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全文見附件)
原標題:財政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