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2022年的8月,眼見剩下的時間不足4個月,大半年都要過去了。環保行業也是發生了不少大事情,其中就包括前前后后忙了一年半的城發環境并購啟迪環境交易官宣終結。而細細捋一下今年以來的“分手”事件,發現還并不簡單。
一、
芯片界,被稱為“半導體行業歷史上的最大規模交易”的收購案告吹,讓長達16個月的拉鋸戰以失敗的形式落幕,多少讓人唏噓。沒錯,說的就是英偉達欲收購ARM,交易據稱價值400億美元。
與此相較,雖然同樣歷時一年多,雖然收購價格相較最初報價加價不少,但威立雅總算還是如愿拿下了蘇伊士,解鎖了新成就勛章,穩坐“全球最大環保企業”寶座,橫跨水、氣、固廢三界,一時間令其他企業不敢爭鋒。當然,這已經是去年下半年的事兒了。
不過巧的是,今年剛過6月,也趕在了下半年的“頭”,城發環境發布系列公告,官宣終止收購啟迪環境(年初交易價格從76.54億元下修為72.53億元),“黃河環境”似乎遙遙無期了。此前雖然有不少人猜測,這筆交易怕是要黃,但真到官宣還是會有些遺憾,畢竟曾經劍指“黃河環境”的并購案一度讓人覺得能夠見到流域治理市場的“南北割據”局面。
收購落幕,城發環境雖然累計向啟迪環境“輸血”近10億元,但業界還是認為不見得有多虧。原因在于,城發環境先后收入了啟迪旗下的鄭州零碳、迪晟環保、錦州桑德、張掖正清、通遼蒙東固廢處置、通遼蒙康環保、雄安零碳等優質資產。并且,城發投資收購的北京新易也明確“待條件成熟”,或“優先轉讓給公司(城發環境)”。
只是,本計劃于收購完成后更名為“黃河環境”的藍圖,怕是一時間難以為繼了。而城發環境與啟迪環境于交易結束同時簽訂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暫不提是不是為了“善后”,是不是會成為日后重啟合并事宜的伏筆,倒也沒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只能繼續關注后續發展了。畢竟,在這筆交易公開的時候就有分析稱,城發環境作為跨界者,若想穩固地位并且劍指“黃河”,在目前優質企業資產基本被分割完畢的背景下似乎真的沒有比啟迪環境更好的選擇了。
好的,關于這起收購案,本文就到這里吧。雖然今年以來其他的一些“棄購”案都比不上這個錢多事兒大,但也不妨關注一波。
二、

簡要分析一下這些“棄購”案例——
①鞍重股份擬收購江西同安原是為了鋰礦,發布了終止收購公告后也曾得到了深交所關注,要求其說明本次交易終止的具體原因。鞍重股份回復,外部宏觀環境發生劇烈變化,上游碳酸鋰價格飛速上漲,雙方未就收購對價達成一致,而交易發生重大變化的時點,鞍重股份給出了2021年8月10日,11月29日和12月17日,以及最終公告的2022年1月8日。
不過另一方面,鞍重股份早已開始從“礦山、建筑及筑路機械”領域延伸向了“采礦+選礦+基礎鋰電原料生產”領域布局,2021年設立領能鋰業,放棄江西同安后收購了江西金輝70%股權、鴻源礦業15%股權,投資年產 2 萬噸磷酸鋰生產線(一期)建設項目,2022半年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48%,凈利潤上漲4701%,完成了“大翻身”。
②中國水業集團旗下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深圳新中水在收購廈門十方的同時,也同步啟動了對于撫順十方及鄭州新冠的收購,旨在鞏固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業務,為此還成立了福州清禹新能(基金)。廈門十方,主要業務為燃氣、廢料發電和固廢處理等;撫順十方,主要業務為生物質天然氣;鄭州新冠,則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的技術開發以及沼氣填埋場氣體發電等。
③中金環境終止并購重組一度也是個大事件,并且理由也是時間跨度過長。該起交易最初公告于2021年3月,此后一個月內順利披露了預案和進展公告,不過直到9月收到深交所重組問詢函也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10月修訂了交易報告草案,12月調整了交易議案,同月申請文件的財務資料過有效期,2022年1月因會計所原因,深交所中止了本次重組審核,2月中金環境最終決定終止本次交易。
一波三折,歷時近一年,為鞏固和拓展危廢處置業務而發起的并購交易最終“黃”了。不過中金環境旗下本就有金泰萊這家危廢處置企業,也是通過并購而來(2017年以18.5億收購,同時募資8.24億),總處置能力大約為18萬噸/年,在江浙滬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布局,本次收購也本就是希望能夠讓三家企業發揮協同效應,搶抓危廢的市場機遇。
④深康佳收購海四達基本確定是妥妥的想在新能源賽道分一杯羹,不過雙方沒談攏。值得注意的是,收購海四達的這筆交易關聯了33名股東,預案是現金支付30%,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70%,由于評估尚未完成所以沒有一同披露收購價格,不過此后也沒有更多消息透露,直到協議終止。
海四達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如果收購順利,深康佳將能從家電領域直接跨到新能源,尤其是儲能和鋰電市場。近年來,深康佳一直在謀求轉型,圍繞“半導體科技+新消費電子+新能源”的產業主線,縱橫擴展,前不久回應投資者時還表示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消費類電子、半導體和環保。
⑤國中水務對兩家企業的收購一經公開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反響很強烈,原因在于這兩家公司目前未有經營狀態也沒有實質性營收,就手里抓著一大片地,同時還是國中水務實控人的關聯公司。巧的是,8月11日,國中水務連發兩份簡式權益報告書,一份股東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即:
國中(天津)水務有限公司將所持國中水務13.74%分別轉讓給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127,312,500 股(7.7%)、姜照柏先生——100,000,000 股(6.04%),此后不再擁有國中水務股份。這也就導致,本次交易除了股權結構的改變,國中水務實控人以及其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的股份均不變。
⑥旺能環境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浙江旺能環保收購昭通,目的在于鞏固和深化公司垃圾焚燒業務板塊的產業布局。本次收購也是直指昭通環保持有的云南省昭通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含配套填埋場)特許經營權——日處理規模800噸,補貼費60元/噸,保底量360噸/日,特許經營權30年。
近兩年,旺能環境以收購的方式積極擴張,已經納入了南太湖污泥資產組、蘇州華益潔、定西環保、欣立生態80%股權、立鑫新材料60%股權,耗資近3億,完成了對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業務的加碼,以及對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處理運營業務規模和輻射區域的擴張。數據統計顯示,旺能環境在2017年還是“美欣達”的時候成功與旺能環保重組并上市后,已連續5年保持業績上升。初步來看,本次交易告吹,不會對旺能環境造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