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國內首個縣市級執行地表水準三類標準的污水處理廠,也是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執行準三類水標準的污水處理廠。2022年6月23日,山東濰坊壽光市西城污水處理廠項目獲得壽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批復,正式進入運營期。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為4.6億元,項目占地約63畝,服務面積38平方公里,設計處理污水能力為5萬噸/日。除采用常規的二級生物處理+反硝化深床濾池外,項目后端還增加了臭氧接觸氧化+活性焦吸附處理單元,出水水質(COD、氨氮、TP≤0.2)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水質的要求。
1 “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準三類標準污水處理廠”
西城污水處理廠是壽光市彌河流域綜合治理和地表水利用工程PPP項目的子項目之一,總投資4.6億元。項目設計規模為5萬噸/日,選址位于壽光市中心城區的西北部,王家大莊村東北,八里溝路以西,占地面積約60畝,服務范圍為中心城區渤海路以西。
作為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壽光西城污水處理廠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設計出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三類水要求,COD≤20mg/L,氨氮≤1mg/L,TP≤0.2mg/L,TN≤12mg/L,其他指標則執行一級A。
該項目采取“初沉+AAO活性污泥+高效沉淀+深床反硝化+臭氧高級氧化+活性焦吸附+接觸消毒”工藝。為了達到處理要求,除采用常規的二級生物處理+反硝化深床濾池外,還在后端增加了氧化+活性焦吸附單元,以保證污水處理工藝滿足處理要求。
據介紹,這是濰坊市首個達到準三類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項目,也是國內首個縣市級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的城市生活污水廠,還是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執行準三類水標準的生活污水處理廠。
西城污水處理廠項目于2021年4月15日開工,項目建設過程中經歷了疫情影響、拆遷協調困難、工期緊張、施工現場環境復雜、設備和材料運輸受阻等不利因素,終于在今年3月14日正式通水調試。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彌河工程項目經理部工程部長董賢章表示:“工程建設得到了壽光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疫情防控方面文家街道給予了很大的協調,幫助從材料進場人員進場等各方面加急加點進行審批,協調防疫人員定期對現場工人進行核酸檢測,保證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手抓兩不誤。”
自2021年開工以來,相關鎮街、部門密切配合,通過“把脈問診”查堵點、“治病用藥”破難題,在確保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堅持科學規范高效推進項目建設。
此外,由于西城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比目前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高,污水處理難度較大。為了達到處理要求,建設方還專門組織專業人員多次赴國內先進的污水處理廠調研,成立科技研發組,利用更新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從技術上滿足處理要求。
2 尾水將作為補充水源,滿足生態用水
項目運營方面,壽光市西城污水處理廠是由海峽環保運營的。6月24日,中交(壽光)投資有限公司簽發委托運營通知,山東壽光海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接管該污水廠,開啟項目運營新征程。
去年以來,在海峽環保集團的大力支持以及江蘇海峽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對口支援下,壽光海環秉持“海環責任”,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深入一線,靠前站位,主動謀劃,屢次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得以采納。
項目調試期間,壽光海環全面統籌建設和調試工作,動態調整調試方案,克服工程未竣工、現場條件差、干擾因素多、水力負荷低等困難,實現了調試和施工雙軌并行,順利取得市住建局商業試運行批復。
未來,壽光海環還將依托集團強大后盾,提高站位,以安全生產、穩定達標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履職盡責,確保污水廠安全穩定運行。
壽光市為何要推進首個準三類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項目?核心與水資源利用有關。
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壽光分局生態科科長苗光健表示:“壽光位于多條河流的末端,河道缺乏新鮮水源補充,壽光又是一個缺水城市,西城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是要排入彌河的,彌河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對西城污水處理廠出水提出了嚴格控制要求,其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
壽光市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燕黎明也表示,壽光現有污水處理設施已基本滿負荷運行,難以應對未來城市發展。“尤其是目前城西區城市污水量大大超出現有污水處理規模,部分地段已出現污水溢流現象,雨季時溢流現象更嚴重。同時,工業污水與城市污水混排,使污染更加嚴重。為了減少城市污水的污染,改善城市環境,充分利用中水資源,壽光建設城西污水處理廠。”
未來,污水經處理后,尾水將通過20公里的管網引入彌河上游,作為補充水源,滿足彌河生態用水,此舉可以有效緩解壽光市可用水源不足的問題。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城區西部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對保障改善民生、帶動投資增長、穩定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壽光市文家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總投資4.6億!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準三類標準污水廠通水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