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明確到2025年,全省初步建成源頭管控到位、廠網銜接配套、管網養護精細、污水處理優質、污泥處置安全的城市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區域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明顯提高,污染物削減率大幅提升。按化學需氧量因子核算,全省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平均達到80%以上,有條件的縣(市、區)努力達到100%。
《實施意見》提出了6項重點任務:
1.制定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實施方案
要求13個設區市結合2020年度城市區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結果,分別編制各自的實施方案,明確2022年至2025年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修復改造與建設計劃,制定重點工程項目清單,推進項目實施,確保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逐年穩步提高。
2. 強化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污水處理廠
到2025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30萬噸/日以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制定江蘇省差異化管控的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推進新一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強化水處理全過程環境監管,對重點泵站實施流量及水質在線監測。
3.加強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 行動,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4.強化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加快推進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
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等工業企業排放含重金屬、難降解廢水、高鹽廢水的,不得排入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已接管的工業企業經排查評估認定不能接入的限期退出。
5. 強化生態安全緩沖區建設
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因地制宜建設尾水濕地凈化工程,對處理達標后的尾水進行再凈化,鼓勵將凈化后符合相關要求的尾水,用于企業和園區內部工業循環用水,或用于區域內生態補水、景觀綠化和市政雜用等。
6.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對出現返黑返臭的,加強溯源分析和動態治理。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城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領域和部門。為保障《實施意見》落實落細,江蘇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將設立專門工作組,把城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列入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書,定期調度推進,每年考核評估,結果納入全省高質量考核體系。
各級各部門按職責分工協同推進:
省生態環境廳負責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履行統一監督管理職能;
省財政廳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對城市污水收集處理的激勵引導力度;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水務、市政園林)部門負責統籌和推進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規劃和建設工作;
各級發改、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水利、商務等部門職責分工,全力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原標題:一圖讀懂 | 江蘇強化政策引導 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