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源頭減量。
進一步落實《六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規定,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持續倡導和鼓勵旅游、住宿等行業推行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逐步擴大覆蓋面。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倡導“光盤行動”,推行綠色生活。嚴格執行國家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標準和要求,加快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堅持綠色辦公,鼓勵使用再生紙制品加速推動無紙化辦公。
02 擴大范圍。
全面摸排統計達到既定目標所需要建設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數量,包括居民小區、公共機構、公共場所、經營區域等。結合實際合理布局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設施設備,規范設置標志、標識。新建居民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使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時同步實施分類投放設施改造。
03 把控質量。
積極推廣撤桶并點、定時定點投放、監督指導等行之有效的分類投放模式,引導居民精準、便捷地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對投放行為的宣傳和指導,逐步提高居民分類投放質量和準確率。切實加強對分類投放設施的維護管理,建立清洗、消殺等管理制度,確保設施整潔完好和污水進入污水管道。壓實物業服務企業責任,將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成果納入物業服務企業年度評優評先考核中。
04 完善制度。
制定有害垃圾收集操作規范,確保有害垃圾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符合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律、規范要求。以街道(鎮)為單位,利用現有生活垃圾中轉站等設施,設置可回收物斬存占,推進生活過扔收運和再生咨源回收利用體系“兩網融合”。建立健全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相匹配的,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相銜接的運輸體系;不斷提升當地環衛企業收運裝備標準,配備滿足“四分類”需求的專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車輛;制定分類收運方案,明確分類運輸站點、頻次、時間和線路,規范分類運輸管理。
05 補齊短板。
對各地已開工或即將開工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倒排工期加快建設進度。舒城縣建成400噸/日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金寨縣建成3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霍山縣完成30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置項目的前期工作。科學謀劃補齊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短板,鼓勵積極探索采取小型廚余垃圾處理站模式就地處置居民區、農貿市場和公共機構的廚余垃圾。持續開展以滲濾液處理為重點的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化整治,對已關停的生活垃圾填埋場要盡快開展封場治理。
06 構建體系。
謀劃構建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各地至少合理配套1處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研究低值可回收物的處置利用途徑,做到應收盡收。出臺低值可回收物補貼政策,通過市場化模式,引進培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龍頭企業,兜底承擔覆蓋本區域的可回收物(含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工作。積極構建“互聯網+資源回收”新模式,建立完善市、區管理部門再生資4/1回收監管平臺,督導各地回收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統計體系,并接入監管平臺,實現回收量和相關數據信息及時查詢、調取等功能。
07 廣泛宣傳。
堅持常態化、廣覆蓋,以提升垃圾分類全社會參與度及滿意度為目標,通過發布垃圾分類公益廣告,垃圾分類政策、知識培訓宣貫,行業靶向宣傳等,持續營造濃厚的垃圾分類社會氛圍。謀劃建立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垃圾分類教育工作,推動將垃圾分類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的社會效應。
原標題:六安市“七舉措”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