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浙江建設成為南方豐水地區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的標桿省份!”遵循這一總目標,浙江省節水行動一路走深走實,步履鏗鏘。行至2022年,迎來了浙江省節水行動第一個階段目標年——
“重點領域節水取得快速突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節水產業初具規模,非常規水利用占比進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
決戰決勝這一階段性目標,浙江又有哪些新招?《浙江省2022年度節水行動計劃》給你答案!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以《浙江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為統領,圍繞節水行動“168”工作體系,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節水工程,建立健全節水政策制度,持續加大節水宣傳力度,推動形成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進一步增強。
主要目標
2022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降低7%及7.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城鎮居民年人均生活用水量控制在55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07,用水總量控制在186億立方米以內。
重點任務
一 實施“雙控行動”,強化剛性約束
1 實行總量強度控制:推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執行落實省市縣三級雙控指標。研究制定浙江省水資源調度實施辦法。確定地下水管控指標,開展地下水禁限采區評估。深入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研究制定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和評價管理辦法。
2 推進江河水量分配:繼續推進跨行政區江河水量分配。加強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建立監測預警機制。推進大中型水庫生態流量目標確定。執行新安江等4條跨省河流水資源調度計劃,配合做好跨省河流生態流量保障。
3 規范水資源論證:推動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區域水資源論證完成率達到95%以上。加強水資源論證審查把關,對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新增取水許可。進一步規范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
4 強化用水全過程管理:完成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推廣應用。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回頭看”。加強計劃用水管理,落實用水定額應用。組織開展2022年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監督檢查。研究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二 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激發農業節水潛能
5 發展綠色生態節水農業:加快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完成7個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60萬畝。持續推進農業節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全省水肥一體化面積保持在50萬畝以上,新建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100條以上。
6 加快畜牧漁業綠色轉型:開展50家以上規模養殖場節水改造與建設,建設省級美麗牧場100個,年出欄萬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節水設施設備安裝率達到100%。推廣綠色生態技術模式,30畝以上規模水產養殖場養殖尾水零直排率100%。
7 推進農村生活節水:持續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建設,新建水源工程20處,更新改造農村供水管網2800公里,水質達標率穩定在90%以上,千人以上工程供水水質水量實現實時在線監測。培育評定2000個省級星級公廁。
三 加快工業節水減排,推動工業綠色循環
8 實施工業節水改造:深入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工藝、技術,以高耗水行業為重點,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685家;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180家,高耗水工業企業水效達標率達到90%以上。
9 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推進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和綠色升級。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建設,做好綠色低碳工廠、園區培育創建工作。全省開展10個以上工業水廠建設。建成3個節水標桿園區。
四 加強城鎮節水降損,嚴控公共用水浪費
10 建設節水型城市:提高城市節水工作系統性,實現優水優用、循環循序利用。從嚴控制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優先利用非常規水源。加快節水型城市建設步伐,創建省級節水型單位(小區)150個,所有設區市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
11 控制供水管網漏損:新(改)建供水管網600公里。繼續加強供水管網運行監管,建立精細化管理平臺,完成10個以上城區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試點,全省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低于10%。
12 開展公共領域節水:在公共機構廣泛倡導并積極推進“光瓶行動”。改造節水器具1.5萬套、智能水表15萬套,公共場所及公共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全部省級機關、60%以上的省級事業單位和市縣級機關建成節水型單位,全面完成水利行業節水型單位建設任務。
五 推進非常規水利用,緩解優質水源緊缺
13 加強非常規水利用:推動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組織開展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工作。建設10個城市再生水利用項目和10個以上工業再生水利用試點項目,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6%以上,缺水城市達到20%以上。
14 鼓勵充分利用海水:推動海島地區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高耗水行業和工業園區優先利用海水、亞海水。探索海水淡化水進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網的模式及機制,完善供水水源結構和產業鏈條。加快海水淡化重點項目建設。
六 開展節水標桿建設,強化標桿引領示范
15 打造節水標桿單位:全省創建30個節水標桿酒店、10個節水標桿校園、45個節水標桿小區、105個節水標桿企業,累計完成3000個節水型公共機構建設,節水型高校建成率達到35%以上。全省建成節水宣傳教育基地90個以上。
16 推行水效領跑者引領:開展水效領跑者建設,完善梯度培育機制,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2022年,全省遴選出1家以上水效領跑者工業企業、2個以上水效領跑者用水產品型號和2個以上水效領跑者城市。
七 發展節水裝備制造,推廣節水適用技術
17 發展節水裝備產業:大力推動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和技術運用推廣工作,引導企業開發節水裝備及產品,促進節水技術產業化應用,加快培育和發展高質量節水產品市場。
18 推廣節水技術和裝備: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節水產品(設備)和工藝。加強關鍵核心節水技術攻關。培育一批節水技術研發機構。
八 完善八項政策機制,激發節水內生動力
19 深化水價綜合改革:完善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放開再生水定價。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20 推動水資源稅費改革:細化開展有關稅費摸底調研,做好稅費改革實施準備。研究建立差別化稅率體系,發揮促進水資源節約的調節作用。
21 完善節水獎勵機制:研究制定公共供水企業節水評價標準,引導公共供水企業大力開展管網更新改造、管網分區計量、制水工藝改進和智能化監測體系建設。完善節水激勵機制。
22 探索水資源產權改革:選取省級重點河流、重點湖泊等水流自然資源開展確權登記。積極推進流域間、區域間、取用水戶間等用水權交易,鼓勵有條件地區開展試點工作,研究制定水權交易指導意見。
23 拓展節水融資模式:加大節水領域綠色金融支持,積極探索用水權抵質押貸款業務,推出“節水貸”“五水共治貸”等專屬產品,引導節水技術升級和水資源高效利用。推動重點領域實施合同節水管理。
24 落實水效標識制度:持續開展水效標識產品監督檢查和專項抽查。開展節水技術攻關,推動全省用水產品質量提升。加強水效標識制度宣傳。推動節水認證工作,完善相關認證工作采信機制。
25 完善定額管理機制:完善用水定額體系,健全用水定額動態修訂機制。完成地方標準《農業用水定額》修訂。強化定額監督檢查。
26 健全用水監測統計制度:實施水資源監控擴能提標行動,力爭年取水1萬方以上非農取水戶實現在線監測全覆蓋。加強地下水監測站網運行管理。迭代升級“浙水節約”應用。推進全省取用水管理流程網上辦理。
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分級制定年度節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節約用水工作部門協調機制作用,統籌推進節水行動實施。開展節水行動實施情況專項督導和進度通報,確保2022年階段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 保障資金投入:省水利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對節水行動方案的實施給予積極支持,根據考評情況,對節水行動績效優秀的市縣落實以獎代補政策。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實施節水行動。
3 強化監督考核:完善考核評價方法,將單位GDP用水量等用水指標納入市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等指標體系,推動黨委政府節水目標責任制落實。
4 增強節水意識:創新節水宣傳教育形式和方法,推動將節水工作納入本地區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宣傳推行《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開展“節水行動十佳實踐案例”評選活動,擴大節水社會影響力,營造多行業多群體參與節水的良好氛圍。
原標題:決戰決勝階段性目標,節水行動再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