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2年第3次新聞發布會。
會議介紹了甘肅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有關情況。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甘肅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起草編制《甘肅省“十四五”持續改善空氣質量行動計劃》《甘肅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攻堅方案》,向各市州分解下達“十四五”及2021年生態環境各項指標,為全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奠定基礎。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推進會、調度會、“冬防”動員部署會,全面安排部署重點任務,督促市州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管控,深化“冬防”攻堅,切實保障環境空氣質量。
二是深入分析研判。緊盯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及時發布空氣質量日報和空氣質量周預報,嚴格落實省市縣三級日調度、日分析、日通報、日督導機制。督促各市州充分發揮網格化監管作用,做到問題發現精準、處置落實有效、結果反饋及時,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實現精細化管控。對空氣質量超標市州,要求迅速排查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切實降低污染物濃度。
三是強化調度通報。定期調度各市州工作落實情況,指導各市州進一步夯實各項管控措施,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每月通報空氣質量狀況及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進展情況,定期對空氣質量進行排名,每月公布空氣質量改善/惡化“紅黑榜”。針對春節、元宵節煙花爆竹燃放和冬季供暖期散煤燃燒等可能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時向有關市州預警提醒,指導市州提前預防、精準施策。同時,當預測有不利氣象條件或有周邊污染通道傳輸時,及時預報預警,要求各市州科學做好應對。
四是加強幫扶指導。加強對各市州幫扶指導力度,結合實際派駐激光雷達走航車開展監測分析,協助做好污染溯源,指導做好空氣質量預警監測和涉氣重點污染源執法監管。會同省財政廳對蘭州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項目開展調研,指導加快推動項目建設,按期完成年度任務,為全省其他市州開展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探索經驗,提供可以借鑒推廣的模式路徑。
五是實施精準管控。堅持抓重點、分層次、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建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九張清單”調度機制和“網格化”監管體系。做到不同時段采取對應措施,元旦、春節等節假日重點嚴管煙花爆竹燃放,春季施工場地開工前后全面防治揚塵污染,夏秋季全力遏制臭氧污染,冬季供暖期間堅決打好“冬防”攻堅戰,實現對癥下藥、精準施策。堅持“冬病夏治”,非供暖期全面推進燃煤鍋爐整治和煤質管控,在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散煤污染。注重空氣質量組分網和微測網、走航監測、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的綜合應用,將人防和技防有機結合,為靶向定位、精準治污、科學管控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
六是推進重點任務。以工業、燃煤、揚塵、機動車四類污染源管控為著力點,穩步推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有效落實。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組織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42個。在燃煤污染治理方面,完成燃煤鍋爐綜合整治291臺1419.7蒸噸,建成運行煤炭經營市場3263個,抽檢煤質達6066次。在揚塵污染防治方面,創新揚塵治理措施,探索推廣使用新型環保抑塵劑并取得積極成效,施工場地“六個百分百”抑塵措施落實率達到98.5%,城市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1%,縣城達到73%。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理順機動車監管體制機制,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打通“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網絡系統,推動安檢、環檢、綜檢“三檢合一”,實現服務方式便民化、監管手段科技化、尾氣排放減量化的目標。
七是爭取資金支持。2021年,我省共爭取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7.75億元(其中獎勵2800萬元),支持項目36個。2022年爭取中央第一批大氣污染防治資金7.82億元(其中獎勵4322萬元,爭取資金額度在各省份中排名第六位),支持蘭州等9個市州29個項目。
八是堅持試點示范。推動機動車黑煙抓拍體系全覆蓋。從2021年開始,我省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分3期建設黑煙車抓拍系統280余套,覆蓋全省86個縣市區和蘭州新區。該項目是全國首個由省級統一組織實施并覆蓋全省范圍的機動車監管能力提升項目,建成運行后將為推進機動車污染防治奠定堅實基礎。推進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提質增效。印發《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關于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機動車尾氣排放檢驗機構便民服務的通知》,在全國率先由省級層面組織技術力量研發“甘肅省機動車環保檢測污染防治便民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免費為廣大車主及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性能維護機構提供各類信息公開平臺、開展普法宣傳和機動車排放檢驗預約服務,解決廣大車主在機動車尾氣檢測工作中耗時長、多頭跑、非法中介擾民、亂收費等問題。積極開展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建設。2021年,經我省指導推薦和積極爭取,蘭州市成功入選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連續三年得到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合計21億元。目前,國家已下達蘭州市兩批資金合計11.2億元,各類項目正有序實施。
通過全省各方努力,2021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趨穩向好,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1.8%;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下降11.5%;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0.2%,剔除沙塵影響后,達97.9%,較2020年增加1.1個百分點。
下一步,重點工作將在這幾方面落實:
一是突出重點,深入打好冬防、臭氧和柴油貨車三大攻堅戰。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聚焦秋、冬季細顆粒物污染,加大結構調整和污染源治理力度,實施分區差異化精準管控。指導蘭州市全面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金昌市、白銀市、嘉峪關市、天水市重點加強工業企業排放監管,武威市、張掖市嚴防秸稈焚燒,平涼市、慶陽市關注通道傳輸污染,臨夏州強化縣市區聯防聯控,各地加強散煤管控,做好節日煙花爆竹禁限放。
二是緊盯關鍵,深入治理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四類污染源。深入推進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盲目發展,加大鋼鐵、焦化、電解鋁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實施涉氣產業集群綜合整治,對新建產業集群嚴把源頭準入關,對現有產業集群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并啟動整治工作。
三是統籌兼顧,協同治理其他污染源。開展多污染源協同控制,推進餐飲油煙、惡臭異味專項治理,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和執法監管,綜合治理惡臭污染。加強氮肥、純堿等行業氨排放治理,強化工業源煙氣脫硫脫硝氨逃逸防控。
面對沙塵天氣,甘肅省做到:
一是加強預報預警。我廳和省氣象局加強沙塵天氣會商,充分發揮甘肅省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及沙塵立體監測網作用,每日發布環境應急監測信息,及時發布空氣質量重污染預報快報,隨時關注空氣質量變化情況,指導各市州提前做好應對。今年截至目前,共發布環境應急監測信息103期,發布空氣質量重污染預報快報27期。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指導各市州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站等新聞媒體,加大公眾宣傳,發布沙塵天氣預警或溫馨提示,引導居民做好防護措施,減少非必要出行,保障身心健康。
三是嚴格防塵措施。督促各市州嚴管施工場地,落實防塵措施,要求工地道路、裸露土方全覆蓋并灑水抑塵,施工采取濕法作業。擴大噴霧范圍,采取高頻次、不間斷的高空噴霧作業,加快空中降塵速度。全方位開展機械化濕法清掃,對城市主次干道地面積塵及時清理。強化人工保潔,開展背街小巷抑塵保潔和除塵作業。沙塵天氣結束后,立即開展“全民洗城”行動,最大限度防止二次揚塵污染。沙塵期間,全省各市州均積極行動,全力應對沙塵天氣過程,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同時,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也能夠做到:
一是夯實機動車污染防治管理基礎。制定出臺“三檢合一”和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I/M制定)兩項政策文件,在全國率先由省上組織推動完成省市縣雙閉環管理,完成環保-公安-交通后臺模塊安裝,打通三部門數據電子傳輸系統。
二是規范機動車排放檢驗行為。建立了機動車環檢機構積分制管理制度,對環檢機構不規范檢測行為按分計罰,累計突破限值后實行相應懲罰,有效規范了機動車環保檢測環節檢測行為。同時,積極開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抽測。2021年,全省累計開展機動車環保檢測235.9萬輛,合格率為92.6%,非道路移動機械注冊登記29186輛,抽測16155輛,合格率為64.5%,各項工作均達到預期進度。
三是提高為廣大車主服務水平。從去年開始,我省全面取消二手車轉入凡進必檢限制,對轉入我省的在環保檢驗周期內的二手車不再進行環保檢測,直接登記即可,大大節省了車主檢測成本。截至目前,共減免二手車80864輛,累計為車主節省檢測費用2830.3萬元。
(全文實錄至附件)
原標題:全文實錄丨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2年第3次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