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宿州市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持高起點籌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切實加強河湖水環境治理,有效改善了全市河湖水環境質量。
推深流域治理,消除河湖“四亂”。嚴格落實省、市總河長令文件要求,持續推進“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工作,全面“叫停”河坡堤坡耕種行為,著力清理整治“亂占、亂建、亂堆、亂采、亂排、亂捕”等危害河湖健康生命的突出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全市清理河道約2598.2km,清理水草約29.4萬m3,清理河坡堤坡耕種約253.4萬㎡。
強化巡查督導,整改突出問題。每月開展“四不兩直”巡河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按照屬地進行交辦,實行動態銷號管理,及時督促跟進,確保交辦問題整治到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每季度開展聯合督查,對已交辦問題“回頭看”,對存在問題較多的縣區進行通報,督促各地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2021年,全市開展暗訪12次、聯合督查4次,整治“四亂”問題300余個,河湖整治成效顯著。
放大特色亮點,打造幸福河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宿州實際,著力將“埇橋區鎮頭水庫”“泗縣石龍湖濕地”“蕭縣岱湖”“靈璧縣新汴河城區段”“碭山縣廢黃河園藝場段”打造成有地方特色、小而精的亮點幸福河湖。2021年,宿州市嚴格按照省幸福河湖示范建設創建標準,高標準開展創建工作,加大各項投入,不斷強化軟硬件設施,借助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廣為宣傳,將優質河湖生態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新動能。目前,5條幸福河湖均已完成創建工作。
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常態管控。宿州市主動對接淮北市、蚌埠市,全面建立了省內跨界河流河湖長制,與徐州市簽訂跨省邊界河流“五聯”機制。嚴格落實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每季度與淮北市、蚌埠市召開聯防聯控會議,不定期聯合巡查邊界河流,發現問題現場交辦,協力推進跨界河流“四亂”問題的清理整治。扎實推進河湖長制組織體系向農村溝、渠、塘、堰等小微水體延伸,建立農村水系及小微水體河長名錄,將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河湖長制工作考核內容,實現小微水體河湖長制管理全覆蓋。目前,全市農村小微水體河湖長制組織體系已全面建立,并在政府網站、公示欄進行公示。
健全管護隊伍,疏通“末梢血管”。全市投入專項資金2300萬元,建立河道市場化管護模式,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對河道兩堤之間的水域、灘地、兩岸堤防背水坡堤腳外及水庫大壩背水坡堤腳外實施日常保潔;建立獎懲機制,制定完善考核制度,對保潔公司實行月考核、月評分;結合鄉村振興,設立公益崗位,聘請巡河護河員2400余名,打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投入資金350萬元實施林河管護一體化,聘請生態扶貧護林護河員405人,統籌高效利用民生工程生態護林資源,開創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新局面,全市河湖管護實現全方位覆蓋、無縫隙對接、一體化管理。
原標題:宿州市深化生態治理造就美麗河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