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印發了
《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讓綠色切實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底色的總體要求,部署了綠色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產業、綠色貿易、綠色金融、綠色科技、綠色標準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發展重點領域合作,明確了推進境外項目綠色發展、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加強組織實施等重點任務,是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引。
一、立足全球視野,深刻把握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
《意見》作為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頂層設計,對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綠色之路,這與我國“五大發展理念”中的綠色發展理念、“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生態文明建設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意見》以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旨在提升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綠色化水平,讓綠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莊嚴宣告,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意見》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宣示精神,以更明晰的政策指向、更務實的舉措行動,有力推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載體。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指明的目標方向,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神內核。《意見》充分體現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信心和決心,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鮮明的世界意義,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厚植生態底色、繪就綠色篇章。
二、堅持統攬全局,統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意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突出,生態環保國際合作水平有待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約束條件更為嚴格,需要統籌推進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溝通領域,支持標準對接和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一是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標準制定,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標準對接,強化綠色標準在“走出去”中的支撐作用;二是充分尊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發展權益與戰略自主,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三是堅持多邊合作,利用現有政府間多、雙邊機制,積極尋求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最大公約數”。
在設施聯通領域,推動基礎設施、能源、交通綠色低碳轉型。一是加強綠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提升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和維護過程中的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打造跨尺度、多層次、相互連接的綠色網絡結構,提供全面的生態系統服務;二是加強綠色能源合作,鼓勵太陽能發電、風電等企業“走出去”,推動建成一批綠色能源最佳實踐項目;三是加強綠色交通合作,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等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綠色交通。
在貿易暢通領域,提升產業合作綠色度,完善綠色供應鏈。一是提升產業合作中的綠色化程度,著力開展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示范性產業合作項目,鼓勵企業赴境外設立聚焦綠色低碳領域的股權投資基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向綠色經濟轉型;二是加強綠色供應鏈國際合作與示范,支持綠色產品貿易蓬勃發展,大幅提升綠色生產、綠色采購和綠色消費等全生命周期綠色貿易水平。
在資金融通領域,構建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有機結合模式。一是推進綠色金融創新,深化綠色產業合作,打造多層次的產融平臺,通過多種金融工具發揮金融杠桿作用,支持和促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二是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合作框架下,推廣與綠色投融資相關的資源準則和最佳經驗,促進綠色金融領域的能力建設。
在民心相通領域,加強生態環保國際合作與交流。一是加強綠色科技合作,支持在綠色技術領域開展人文交流、聯合研究、平臺建設等合作;二是規范企業境外環境行為,壓實企業境外環境行為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嚴格遵守東道國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樹立中國企業良好國際形象。
三、凝聚強大合力,加快提升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支撐保障能力
為如期實現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目標,需要提供資金支撐保障、合作平臺支撐保障、能力建設支撐保障、風險防控支撐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宣傳引導、跟蹤評估,力爭到2025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統籌完善綠色發展支撐保障體系,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一是在資金支撐保障方面,有序推進綠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鼓勵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開展綠色融資;二是在合作平臺支撐保障方面,積極搭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政策對話和溝通平臺,發揮“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聯盟等合作平臺作用;三是在能力建設支撐保障方面,開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專題培訓,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新型智庫,強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智力支撐等方面的能力建設保障。
統籌加強組織實施,確保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重點任務及時落地見效。一是在組織領導方面,加強黨對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系統推進;二是在宣傳引導方面,不斷加強和改進“一帶一路”國際傳播工作,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中國故事”;三是在跟蹤評估方面,加強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各項任務的指導規范,及時掌握進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評估。
按照《意見》要求,綠色發展理念將貫穿于共建“一帶一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之中,為共建國家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保障生態安全作出應有貢獻,綠色必將成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加鮮明的底色。(作者:張繼棟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
原標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系列解讀之一|讓綠色成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加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