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上市企業2021年年報的公布已經接近尾聲,環保企業在經受巨大考驗之后,究竟會拿出怎樣的成績單,也讓業界相當關注。
根據環保上市企業發布的2021業績預告來看,除了少數虧損之外,盈利情況還是不錯的,還有幾家扭虧為盈的環保企業,如清水源、三聚環保、興源環境、津膜科技、雪浪環境、萬邦達等等。還有清新環境、浩通科技、遠達環保、怡球資源等,漲幅都很可觀,其中循環經濟賽道收獲的政策紅利相當明顯。
雙碳時代的“星辰大海”,征途很燃
圓滿結束了“十四五”開局之年,但“雙碳”話題熱度絕不高開低走!《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發布,一錘定音1.3萬億市場,縱觀《“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系列“十四五”文件,精確到每一個板塊,《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是“神補刀”。
而“入群”的還不止于此,《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一季度還沒過,就這么燃?
爭分奪秒!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就是要跟時間搶“碳”!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的新一期研究就指出,隨著全球平均溫度進一步升高,氣候變化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將日益增加。實現碳中和目標,或將讓全國因氣候變化產生的損失年均減少1.7萬億左右,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可見一斑。
全員出動,搶時代弄潮高地
煉油、乙烯、對二甲苯、現代煤化工、合成氨、電石、燒堿、純堿、磷銨、黃磷、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鋼鐵、焦化、鐵合金、有色金屬冶煉節,17大高耗能行業率先被《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點名,看來是要動真格!
前有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后有鋼鐵行業壓減/置換產能,“綠色之風”全范圍覆蓋只是時間問題,而顯然搶得先機才能贏得主動。
化工行業,單位碳排放強度較高,近年來新能源相關領域占比在穩步提升,不少企業在加速布局相關領域,新材料就是其一。如華魯恒升,煤化工領域的巨頭企業,投資了3億多對乙二醇生產裝置進行技改,實現每年聯產30萬噸優質碳酸二甲酯;如衛星化學,專注乙烷裂解制乙烯技術(副產物氫氣),也在加速布局新材料業務。
機械行業,新能源相關的鋰電、光伏、風電、核電以及節能高效流體機械的景氣度不言而喻。轉型升級大勢帶來了智造升級新機遇,就連伺服市場、工業機器人、高端機床、機器視覺、半導體設備、物流裝備等板塊也不能例外。
有色金屬行業,以電解鋁為例,產能釋放空間有限,再生鋁產能和產量倒是維持著高增長。業界評測,布局水電鋁的企業有望至少在未來3到5年內先一步收獲“雙碳”紅利,如云鋁股份、神火股份、中國鋁業等。
未來不遠,春光始近
顯然,要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高質量轉型是必經之路。針對各行業節能降碳需求,環保市場格局也面臨新的轉折點,不僅是這兩年的“國進民退”,以及跨界搶灘,還有更激烈的跑馬圈地,兼收并購及戰略延伸,端看風口之下誰能扶搖直上。

工業水處理、智能供水設備、VOC治理、醫廢處置、環境監測檢測設備、節能壓縮機、智慧水務、余熱回收、節能建筑、泵閥管網、給排水設計、檢測儀表、降噪節能......整個環保產業鏈都在為“雙碳”賦能,而2022世環會【工業節能與環保展】則致力于為綠色產業引航。
22萬平米,3000+展商,100000名來自化工、制藥、食品、電子、市政等38 個終端領域的專業觀眾,“冶金焦化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討會”、“鍋爐節能減碳發展論壇”、“2022 綜合能源服務與節能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等50多場高端論壇,全程高能!
相約人間六月天,環保盛宴再相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