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宣布造車還不到半個月,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立訊精密”)又出新動態!
2022年2月21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35億元,其中有15億元將用于“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值得注意的是,立訊精密在月初剛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開展新能源整車研發與制造業務。
無獨有偶,去年,同屬蘋果供應鏈的富士康牽手吉利成立了合資公司,并于10月發布了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款。而且,就在立訊精密宣布造車后不久,富士康還與美國造車新勢力Fisker達成合作,準備推出面向年輕消費者的5座電動汽車,預計今年11月開始生產。
另長盈精密也在不斷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跑馬圈地的速度,2021年初,在宜賓、常州、寧德三地投資25億元建設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基地。到上半年末,長盈精密的新能源業務已為其帶來4.37億元的收入。隨后,長盈精密成立了新能源業務本部,并將新能源汽車相業務確定為公司的重要增長點。
多家券商表示,果鏈積極拓展業務布局、尋找新的增長點,是為了減輕“蘋果依賴癥”。因此,立訊精密此舉就為緊跟市場風向邁出的一大步。對此,立訊精密指出,新能源汽車的代工模式發展已成必然,其主要目標依然是關鍵零部件領域,向主機廠供貨。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立訊精密不造整車,志在抓緊機會窗口拼進全球領先的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業內推測,立訊精密此次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很有可能是為了給蘋果造車做準備,意圖成為蘋果新能源汽車的代工廠及零部件供應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汽車電動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已定,對于組裝零部件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而立訊精密仍重點押注在自身熟悉的領域,逐步探索新能源汽車業務,未來在整車ODM(原始設計制造商)上的生產經驗經為其帶來可觀的市場增長空間。
至于消費電子領域的生產模式能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重現,業內人士分析稱,新能源汽車同質化不明顯,共用生產線并不現實,尤其是像特斯拉、蔚來這樣的企業,找OBM代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立訊精密此次向汽車代工的跨步,仍需要等待市場檢驗。
對于果鏈紛紛轉向去“造車”,你有什么看法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