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水污染防治資金又來了。
在“提前下達2022年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表”中,財政部對各省的水污染防治資金也做了詳細安排。

其中,資金最多的省份是青海省,達到了15.9092億元。排名第二到第六的省份分別是:湖南(13.6794億元)、江西(12.3966億元)、四川(12.3777億元)、湖北(11.6776億元),以及陜西(10.2388億元)。
剩余的省份,水污染防治資金就沒有超過10億的了。可以看出,資金最多的6個省,全部集中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其中,長江流域的多一點,達到4個;黃河流域少一點,也有2個。回顧去年,水污染防治資金最多的也是青海省,達到17.82億元,比今年還多;排名第二的則是山西,為10.58億元。對比這兩年的數據可以看出,2022年,長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資金投入比以前增大了。
為什么國家的水污染防治資金連續兩年最多都給了青海省?從這里面,能夠讀出什么樣的信號?
01 青海真的很重要
水污染防治資金為啥“偏愛”青海?因為青海真的很重要!一提到青海,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個詞就是“中華水塔”。它不僅是長江的源頭,也是黃河的源頭,還是瀾滄江的源頭,號稱“三江之源”。都說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青海一下子就占了倆。
每年,都有超過600億立方米的清水從青海流出,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些水量,相當于2個三峽水庫的蓄水量,滋養了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流域的數億人口。正因為青海省關系到中華民族“吃水”的重大問題,所以國家歷來對它都非常重視。
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就提出了兩個重要比喻: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2016年8月,他又來到青海考察,并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
2021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參加了青海代表團審議,并指出:青海必須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后代負責。隨后,6月7日至9日,他再赴青海湖考察,實地察看青海湖環境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
5年之內,兩下青海團,兩次親臨青海考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高度重視,更體現了青海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意義。
02 青海的問題不少
雖然青海省的位置很重要,但從現實看,青海目前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問題還是不少的。去年5月9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向青海省委、省政府反饋問題,就暴露出青海省水污染方面的諸多問題。
督察組發現,青海省有關部門對于青海湖保護的重要性仍然認識不夠、重視不夠,工作中仍有薄弱環節。例如,環青海湖地區的剛察縣,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縣政府駐地沙柳河鎮甚至還有21.4%的區域為污水管網空白區,污水通過沙柳河排入青海湖。
而在環青海湖南岸的共和縣,本應于2019年9月前完成的3座污水處理廠和4座鄉鎮垃圾填埋場,到了2019年7月督察組督察時仍然尚未開工建設。就算已經建好的,也存在“曬太陽”的情況。例如,黑馬河鎮污水處理廠和污水主管道建成后,由于支管網建設推進不力,仍由罐車拉運污水進行調試。
此外,在青海,違法違規排污行為目前仍然較為突出。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或是“曬太陽”、總磷濃度超標9倍、污泥隨意堆積,還有污水管網存在空白區,都顯示青海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還存在很大短板,環境基礎設施亟需“補短板”。
這也是為什么,國家的水污染防治資金連續兩年都在青海省投入最多。
03 青海的財政能力偏弱
生態位置重要,污水問題偏多,也不一定非得國家來補貼。同樣是位于黃河流域的山東省,2022年的水污染防治資金就只有6.2371億元,還不到青海的一半。青海省為啥資金最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省的財政能力偏弱。
青海省雖然坐擁全國排名第四的行政面積,但人口卻只有不到600萬(2020年最新統計為592.8萬人),還不到東部一個三四線小城的人口總量。
2020年,青海省的GDP是3005.92億元,2019年4月,財政部曾經公布《關于下達2019年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這里邊首次公開了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財政情況。
按照青海省的財政狀況,如果單靠它自身去補足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國家才會把水污染防治資金的最大頭,給了青海省。
04 結語
回到環保產業,從這件事情上能夠得到什么啟示?以前,一提起西部,似乎都是環保企業特別不愿意碰的一個區域。不過,隨著這兩年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總體的重視程度提高,西部地區其實也涌現出來不少的機會。比如,去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其中有不少措施都是與環保有關的。
以青海為例,它本身生態位置非常重要,而現實中還存在污水問題,所以未來肯定要加大投入,補足短板。以前,由于其自身的資金不足,導致環保企業徘徊觀望。但現在,國家已經加大了對這一區域的資金投入,還有政策傾斜,這些地區的投資環境已經明顯改善了。因此,到西部去,未嘗不是環保企業的一個選擇,畢竟那里還有很多的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換個角度看,這些短板正是環保企業的機會。
原標題:財政部下達2022年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透露出什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