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還記得,明年(2022年)就要驗收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的成果了呢?——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
綠色建筑: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這也是方案給出的蓋章定義。
時隔一年,發改委下發的《“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也給出了明確目標——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為什么要發展綠色建筑?
“如果綠色建筑不推行,減碳是減不下來的”,中科院院士這番定論就說得很明白。我國建筑運行能耗占比達到四分之一,如果再加上建筑材料,碳排放可能會占到40%。從實際出發,我國目前能源結構還沒有根本變化,因此減少能耗對減排來說至關重要。
“每生產1公斤的水泥要排放出0.8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生產1公斤的鋼會排放出2.23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生產1平方米的瓷磚會排放7.38公斤的二氧化碳”,“每平方米中等住宅樓所使用建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00公斤”,此外還有大量的建筑垃圾,這些碳排放都來源于建筑。
如果從經濟角度考慮,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調研明確指出,綠色建筑較普通建筑運營成本能降低8%到9%左右,建筑本身價值還可提升7.5%左右。當然,上述說過當前對于綠色建筑認證也有獎補。
那么,綠色建筑什么樣?
綠色建筑的核心,就是全生命周期節能減排,包括節能照明、光伏建筑、隔熱通風設計、高效能源管理體系、裝配式建筑模式、綠色建材等等。就技術方面來看,我國低碳/零碳建筑技術基本成熟,而綠色建筑也確實有不少標桿項目落地,近年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鼓勵下,綠色建筑項目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想要快速理解什么樣的是綠色建筑,上幾個案例你就知道了。
瀟河國際會展中心
北、中、南綠色建筑評級均為二星級,南北兩側均為AA級裝配式建筑。會展中心集中建設能源島利用中深層地熱,并且北側屋頂設置了6.8萬多平米的光伏板,另有太陽能發電板給電動汽車的充電樁供電。
建筑內隔墻采用新型綠色建材ALC墻板,外墻采用三玻兩中空充氬氣的節能外窗,室內設新風熱回收裝置,建筑材料包裝物的回收率達到了100%,節水設備、設施配置率和節能燈配置率也達到了100%,配套雨水調蓄池1800立方米(利用率大約為80%)。
進博會場館“四葉草”
獲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運行標識認證證書,認證面積達141.39萬平方米。該場館按照“四節一環保”標準建設和運營,建筑節能率達65%,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的電量占總用量的3.55%,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6%以上,可再利用可再循環建筑材料用量比超過10%。
龍崗區南灣實驗小學
獲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證書,也是深圳深圳首個由地方評價機構評出的“新國標”綠色建筑,以及首個“新國標”綠色建筑學校項目。
屋頂綠化、平臺綠化和實土綠化3個層次的綠化率達30%,通過綠植增加避風性,通過天井采光作為二層平面的照明補償,通過采用1級節水器具和滴灌系統、土壤濕度感應器等措施,節水率達15%以上,同時設有雨水回收系統,用于灌溉。
綠色建筑標識由牡丹花葉、長城、星級和中國綠色建筑中英文構成,體現中國綠色建筑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要是看到這個標識,你就能確定建筑是被國家認證的綠色建筑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