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奮戰80天視頻動員部署會議召開,省生態環境廳就前三季度環境空氣質量問題及年度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部署2021年底前重點攻堅工作。會議強調,21地市需咬定硬指標,迅速進入決戰80天工作狀態,確保完成大氣質量硬任務。
在此次會議之前,佛山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已采取多項強硬措施。據佛山生態環境統計,今年前八個月,佛山空氣質量轉好,綜合指數3.43,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其中,除O3以外,PM2.5、可吸入顆粒物、SO2、NO2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佛山市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21年)》(以下簡稱《方案》)隨后印發,針對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明確8大方面36條“硬措施”。在10月14日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態文明論壇上,佛山還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作為工業大市,佛山在拿下大氣污染防治這塊“硬骨頭”上可謂是鉚足了勁。
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8月1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調整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將禁燃區擴大到全市行政區域,對整改不到位的設施予以拆除或強制改燃清潔能源。
此外,高污染燃料的標準也進一步收緊。在煤炭使用上,除單臺出力大于等于35蒸噸/小時的工業鍋爐及其火力發電企業機組以外均禁燃,進一步推進煤炭的規模化燃用。對于石油焦、油頁巖、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這樣直接燃燒后對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均納入禁燃管控燃料范疇。
該文件于9月16日正式實施,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推廣清潔能源使用,無一不體現佛山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壯士斷腕”的決心。
推進“交通大腦”試點
移動污染源一直是佛山大氣污染污染防治攻堅中的重點問題。
《方案》提出,針對移動污染源,除采取限行措施外,各區域也將積極開展“交通大腦”建設。
“交通大腦”是指利用大數據,通過AI智能、平均數據判斷等算法,精準鎖定高排放機動車,并限時反饋處理情況,形成移動源污染事件“發現-解決”閉環評估。這一舉措將率先在禪桂區試點,在精準管控道路移動污染源的同時,還能改善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問題。
對于非道路移動污染源,佛山采用高污染非道路移動機械保有量(租賃)分級管理,試點施工工地、船舶冒黑煙電子抓拍。到2022年6月底前,建設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抓拍系統。
建設集中噴涂中心
佛山臭氧問題明顯,也是“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重點領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主要目標便是揮發性有機物(VOCs)。
而零散、開放式的噴涂工作中會產生大量VOCs。今年年初,佛山市已開展汽修集中噴涂中心試點。噴涂所產生的廢氣都被收集在密閉的房間中處理,效果非常明顯。
《方案》指出,除汽車噴涂之外,佛山將繼續對家具、印刷行業、金屬表面處理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進行嚴格監管。在全市建成家具、汽修行業集中噴涂中心等,將中小企業的噴涂工作集中起來,實現廢氣統一治理。到今年年底,完成定量化監管。
集中噴涂中心的建設,創新性地解決了中小企業缺乏無法開展VOCs治理的問題。
在大氣污染攻堅戰上,佛上正穩步朝著生態優先、綠色制造的方向前進,未來,佛山也將繼續展現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責任和擔當,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廣州80天沖刺的任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