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各項利好環保政策相繼出臺,各地釋放千億級環保市場,一并推動環保企業競爭走向白熱化。上半年環保賽道企業業績先后發布,百億級企業爭先交出亮眼成績。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約有20家市值百億級的環保企業,現對其凈利潤、營收等關鍵財務指標進行一一盤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營收凈利盤點
根據20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上半年營收情況調研可知,光大環境作為固廢頭部企業,領跑2021年上半年營收,以半年營收220.46億元,一舉奪魁。中國天楹(114.64億元)、北控水務(113.74億元)、格林美(80億元)、盈峰環境(54.48億元)的總營收緊隨其后,利好政策下固廢產業發展火熱。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各大企業2021年上半年年報統計數據)
20家市值百億企業上半年總營收在5億元以上。其中,20%企業2021年上半年營收保持在55億元以上水平,55%的企業2021年上半年營收保持在25億元至55億元范圍內, 25%企業2021年上半年營收低于25億元。
從凈利潤情況來看,在2021年上半年,光大環境、北控水務、首創環保、重慶水務、中山公用分別以凈利潤32.35億元、20.14億元、14.29億元、10.55億元、8.08億元成績穩居前五。
20家市值百億企業中,僅三聚環保凈利潤為-3.31億元,其余19家企業凈利潤都保持在半年凈利潤1億元以上。其中,10%市值百億環保企業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保持在20億元以上,45%市值百億環保企業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保持在5億元至15億元內, 45%市值百億環保企業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在5億元以下。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各大企業2021年上半年年報統計數據)
營收、凈利增幅盤點
中國水網對比20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前10企業發現,萬邦達、上海環境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00%,實現倍數式增長,兩家企業增長率分別為191.24%、100.50%。其余企業相較于去年同期營收情況相比,都呈現出不同幅度增長。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各大企業2021年上半年年報統計數據)
就20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分布情況來看,增長維持在25%至50%以內企業共9家,占比45%;增長為25%以下企業共6家,占比30%。
20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中,首創環保、格林美、萬邦達分別以凈利潤增幅235.33%、151.10%、145.06%穩居前三。其他17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保持穩定發展趨勢。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各大企業2021年上半年年報統計數據)
立足行業前沿,展望未來發展
政策引領下的企業“十四五”規劃
2021年是 “十四五”規劃落地元年,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環保行業深化發展和企業后續布局都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正因如此,市值百億環保龍頭企業紛紛響應“十四五”規劃要求,對企業后續發展進行規劃部署。以下為其中部分企業的“十四五”發展展望。
光大環境在2021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中都摘取桂冠,取得不菲成績。作為領跑固廢的頭部企業,光大環境指出在“十四五”期間,以“三碳”發展目標為引領,以“價值創造”為核心,貫徹“三五八七”發展戰略。推動規劃設計與科技創新的“軟硬兼施”、探索靜脈產業與動脈產業的“動靜結合”、促進“政品”與“民品”的競相發展。
北控水務在2021年上半年20家市值百億環保企業中凈利潤和營收都穩居前三,作為水務處理業界標桿性企業,其在后續部署和發展中指出,“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攜手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深入發揮各方合作協同效應,實現自身優勢迭代升級,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碧水源作為老牌水環境治理企業,在多年風起云涌的環保戰場中始終堅定占據一方勢力,2021年上半年財務數據表現依舊穩定。就“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規劃對污水處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以及新增污水處理能力和新增或改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后續將緊跟各項政策,部署環保戰略。
瀚藍環境在2021年上半年財報表現中穩扎穩打,在2021年以“規模優先”和“資本優先”為指導思想,確定“十四五”戰略的發展路徑:固廢面向全國,緊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優質項目的窗口期擴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同時加快拓展輕資產運營的環衛業務;做強工業危廢和有機質固廢處理業務;持續推進縱橫一體化大固廢戰略,打造全面對標無廢城市的“瀚藍模式2.0”。
首創環保在2021年上半年凈利增長保持優異成績,并以敏銳嗅覺捕捉“十四五”規劃將在未來國家布局環保產業中帶來以下三點變化:1、治理節點方面,生態價值(EOD等)模式創新與突破被提上議程;2、治理鏈條方面,污水資源化、城鄉一體化,細分領域強弱項、補短板等被日益重視;3、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水務環保行業構建跨業態、跨產業融合機制,成為社會產業結構變革的重要引導因素。
上海環境多年穩定深耕,在2021年上半年市值百億環保企業業績中表現穩定。并面向“十四五”,明確了從“2+4”演化升級到“環境治理+”的戰略愿景,確定了“規劃咨詢、生態修復、代建代管”三項輕資產業務和“生活垃圾、危廢醫廢、污水處理”三項重資產業務為主線,輕重并舉、雙輪驅動的發展定位。
三峰環境作為危廢處理頭部企業,在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中展現不俗實力。同時三峰環境指出在十四五戰略指引下,未來將持續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促進廢棄物綜合利用,推進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同時,完善政策機制和標準規范,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付費標準等,也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中山公用指出2021 年是“十四五”戰略規劃的開局之年。公司將深耕本土做精做優存量,扎實開展各項重點工作,供水“一盤棋”、老舊管網改造、二次供水、黑臭水體治理、環衛一體化等項目穩步有序推進。
立足當前布局,持續夯實重點業務
不少市值百億企業立足于報告期內經營業務,對后續業務發展提出愿景。
盈峰環境一直在智慧環衛領域表現不俗,基于2021年上半年現有業務提出未來公司將堅持應用數字技術,在裝備智能化和服務智慧化領域持續創新,并通過與智慧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不斷推動智慧企業云平臺的深化應用,致力成為環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龍凈環保作為我國首家大氣治理環保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取得不俗成績,企業在其發展規劃發展中指出上半年水污染、土壤生態業務正在跟蹤及商談的項目眾多,下半年公司將抓住機會,提高公司煙氣治理及 EPC 市場份額。
興蓉環境提出后續發展中將加大對水務環保行業的研究力度,及時跟進行業趨勢并把握市場動態,充分利用公司的行業地位、資本實力、專業優勢和運營管理經驗,開拓符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的市場,投資優質項目,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綠色動力作為國內較早專注提升及進一步開發前沿焚燒發電技術的企業之一。提出2021年下半年,公司將繼續確保運營項目安全生產、達標排放,努力完成年度生產目標;將繼續快速推進項目籌建和建設工作,確保葫蘆島危廢項目、四會項目二期工程、佳木斯項目二期工程以及金沙項目下半年投產,力爭登封和萊州項目年底竣工;開工建設靖西項目、武漢二期項目以及章丘二期項目。
附:整理數據
原標題:20家市值百億級環保企業“未來重點+半年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