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長,根據BP數據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20年年均復合增速1.97%。從行業來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來自發電與供熱行業的占比達到42%,交通運輸領域占比也達到25%,其次制造與建筑業比例則為18%。可見,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為電力以及交通領域。
從當前我國現狀來看,電力的碳排放占絕對大頭,制造業、建筑、交通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也相對較高。在新經濟形勢以及經濟低碳轉型背景下,“碳中和”成為中長期主題。在此背景下,新能源將迎來發展大機遇。
據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至2035年,我國化石能源消費量占比將下降至60%;至2060年,化石能源消費量占比將下降至19%。而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將從2020年的18%提升至2060年的81%。
早在200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一五規劃”就提出了要穩步發展石油替代品,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了相關政策持續扶持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風光”無限
在“十四五”時期,我國風電將邁入平價上網時代。從地方層面來看,我國省區市積極響應國家層面號召,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和分散式風電,力爭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億千瓦,力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達到國家下達的激勵性目標。
2020-2021年,我國風電行業受“搶裝潮”影響,處于高景氣階段。長期來看,風電行業有望通過各項舉措來實現降低終端度電成本的目的,從而推動風電在整體電力體系中的比重不斷提升。
隨著“低碳環保”的發展,國家在環境污染和節能減排上愈發的重視。作為清潔能源之一的太陽能,成為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產業。業界預計,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70-90GW的規模,光伏需求持續提升。
新能源汽車
在環境保護需求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也隨之加快。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了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計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要求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5.4%,較2019年增長0.7個百分點。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增長201.5%。根據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比至少要到20%,總體算下來,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到500萬輛。
在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推動交通領域減排,產業鏈有望持續高景氣,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較好。新能源行業的大發展也帶動著新能源板塊、新能源相關主題的保險資管產品發展。
主題產品受益
2021年8月4日,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板塊出現大漲。受“碳中和”概念的持續加持,新能源板塊迅速崛起,新能源主題的保險資管產品因此受益。
某業內人士透露,隨著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其替代傳統能源的趨勢已非常明確,行業將出現跳躍式增長。事實上,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大發展,也帶來了下游需求的穩定提升。
國金證券認為,驅動機構擁抱新能源是符合碳中和政策導向。板塊的未來發展一方面取決于市場對業績增長的預期,另一方面取決于宏觀和微觀資金面。新能源板塊在政策導向之下,市場對其業績高增長的持續性相對樂觀,因此市場也愿意給予成長性溢價。
在“雙碳”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不難看到,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的重視,新能源領域下的各行業將迎來發展大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