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12時,由華東院承擔總承包的合肥市龍泉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號機組72+24試運行一次通過,標志著龍泉山項目正式轉入商業運營。
項目詳情:項目位于肥東縣橋頭集鎮龍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場西南側,工程規劃用地面積約66.03畝,設計總庫容約41.35萬立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邊坡支護、防滲系統及地下水導排系統、道路、排水溝、調節池(1000立方米),配套地磅房、機修車間。工程總投資8604萬元,環保投資230萬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為2.67%。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加強水環境保護。本項目采取雨污分流方式,嚴格落實廢水的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措施。施工期沖洗廢水經沉淀隔油池處理后回用于車輛沖洗、道路清掃;含泥沙或土方的廢水經沉砂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本項目設置完善的場區雨水收集、導排系統,填埋場設環庫型截排洪溝和擋水壩減少場區淋溶水量,未填埋區域初期雨水收集后排出場外。填埋區域初期雨水經收集后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550立方米),定時通過提升泵提升后輸送至淋溶水調節池,連同淋溶水調節池收集的填埋場淋溶水,再通過管道輸送至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依托廠內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標準》(GB/T19923-2005)中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質標準后排放至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區回用水池,回用于廠區生產,不外排。
(二)做好大氣環境質量控制。嚴格執行《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合肥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合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合肥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及文件精神。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相關要求。工地內非道路移動機械應申領環保標牌并使用達標油品,將因項目施工引起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運營期間加強周邊綠化,設置綠化阻隔帶,減少無組織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在距離本項目周邊500m范圍內,不得規劃建設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點。
(三)加強噪聲污染治理。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對產噪設備應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綜合降噪措施,同時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定期檢修,維持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合理布局高噪聲設備,減緩噪聲影響。
(四)做好固廢收集處理。施工期產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嚴格按照相關部門要求送至指定地點消納處置;隔油池浮油定期收集送至合肥龍泉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危廢暫存 間暫存后委托有資質單位收集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 (五)加強生態補償工作。應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施工工序,避開汛期作業,土料隨挖隨運、隨填隨壓,減少裸土暴露時間,土方堆放運輸過程中做好全覆蓋及灑水降塵等工作以減小施工期對生態環境影響。加強封場后的生態恢復,通過加覆厚土、種植樹木等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雨水等表面水滲入飛灰堆引起的淋溶水處理量增大現象,保證堆體的穩定沉降安全,控制飛灰堆體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等。按照環評文本要求對淋溶水定期進行監測,直到填埋場淋溶水中水污染物濃度連續兩年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 16889-2008)表2中的限值,并經專家論證后再結束維護工作。 (六)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對填埋區采取“雙復合襯里防滲結構”防滲技術,防止淋溶水下滲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淋溶水調節池采取“素土夯實+100mm厚C15混凝土墊層+20mm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2mm厚HDPE防滲膜(滲透系數小于10-10cm/s)+50mm厚C30細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底板(防水抗滲等級P8)”做好重點防滲;庫區道路采取防滲混凝土做好防滲。
(七)編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填埋場修建地下水本底監測井、污染擴散監測井和污染監測井,以監控飛灰淋溶水對周邊地下水的可能影響,防止污染地下水。
(八)工程設計、施工階段應進一步細化優化環境保護措施。有關本項目的其他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按《報告書》相關要求進行落實。
龍泉山項目新建4臺750噸/日機械爐排生活垃圾焚燒爐和2臺40兆瓦汽輪發電機組,煙氣處理系統采用“SNCR 爐內脫硝+半干式脫酸+干法噴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SGH+低溫SCR”,同時預留“濕法脫酸+煙氣脫白”煙氣處理設施場地。
龍泉山項目2號機組于2021年5月26日點火升溫,待爐溫升至額定值,投入垃圾進行焚燒,并逐步提升2號機組負荷。經與電網調度確認,于5月27日中午12時正式啟動2號機組72+24小時試運工作。試運期間,項目部成員認真梳理2號機組在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各項問題,精心策劃,統籌部署,制定措施,落實各專業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最終2號機組于5月31日12時順利通過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