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通用要求》修訂的背景是什么?
答:輻射監測是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重要基礎,是核與輻射應急工作的技術支撐,是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是輻射監測工作的生命線。
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先后發布《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一般規定》(GB 8999-1988)和《核設施流出物和環境放射性監測質量保證計劃的一般要求》(GB 11216-1989),對規范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確保監測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發布《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2019/ISOIEC17025-2017),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 214-2017),對檢測機構的基本條件、技術能力、質量管理等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要求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對輻射監測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強質量保證工作。原標準GB 8999-1988、GB 11216-1989已不能滿足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和資質認定工作的需要,對這兩個標準進行修訂非常必要。
問:《通用要求》修定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答:本次修訂時遵循以下幾個總的原則:
一是本標準在原標準《電離輻射監測質量保證一般規定》(GB 8999-1988)、《核設施流出物和環境放射性監測質量保證計劃的一般要求》(GB 11216-1989)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并且與現行的相關法規和標準相協調。
二是充分反映國內輻射監測機構的經驗反饋,以及國家對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要求,并參考國際上關于輻射監測質量保證的相關要求,與國際接軌。
三是確保質保措施覆蓋電離輻射監測全過程,包括監測計劃的制訂、采樣、現場監測、樣品運輸與保存、樣品處理、分析測量、數據處理、報告編制等。
問:與原標準相比,《通用要求》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
答:一是增加“規范性引用文件”“質量管理體系”“附錄A 低本底測量裝置的泊松分布檢驗方法”,調整優化部分術語和定義。
二是完善質量保證計劃。完善監測依據的技術性文件、監測人員等影響監測數據質量活動的質量保證要求。刪除了質量保證機構對上級機構負責等行政管理條款。
三是加強人員管理。增加現場監測人員應不少于2名,監測和質量管理人員的資格確認、任用、授權和能力保持等要求。
四是完善計量器具管理。增加自動站儀器設備期間核查和數據存儲相關要求。
五是完善樣品和測量的質量控制。增加水樣中加入化學穩定劑的條件。量化了質量控制樣品數量等主要質量控制指標。
六是完善記錄與保存和監測報告要求。明確原始記錄應包括監測過程的技術活動原始記錄,增加重要數字信息應雙機備份保存要求。明確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監測機構應滿足資質認定相關規定。
七是加強質量保證核查。引入“質量管理PDCA循環”理念,增加相關要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