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環保工作是涉及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但在實際工作中,安環管理機制不健全、權責邊界不清晰、人員安環意識淡薄等都是擺在環境企業面前的難題。因此,運用信息化技術推動安環管理體制、機制、模式創新,已成為環境企業解決當前安環管理困局的必要手段。
東江環保作為我國危險廢物處置領域的先鋒軍,同樣致力于走在信息化浪潮的前沿。公司依托所屬全資子公司深圳市華藤環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團隊,自主研發了集重大危險源監控、危險作業管理、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與報警、智能視頻分析、無人機/隱患巡檢機器人等應用為一體的安全環保管控平臺——“平安東江”智慧安環管理平臺,旨在利用大數據、AI云計算、5G+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以行業奠基的姿態,以點帶面助力危廢處置企業擁抱信息化轉型浪潮,利用信息化技術助力安全環保管理。

平臺基于國家安環法律法規及國內外先進安環管理經驗,涵蓋15個業務模塊、50多個功能點,集成了隱患管理、在線監測、培訓與演練管理、事故管理、AI智能分析等功能,目前已在東江環保所屬48家企業落地應用,有效促進了企業內部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切實提升了安環風險態勢研判和應急響應能力,實現了安環管理的動態化、標準化、系統化,助力企業將安環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全員參與齊抓共管,實現隱患閉環管理
平臺通過對危廢處置企業組織架構進行科學分析,合理劃分權責、配置流程,實現了安環管理流程的標準化、自動化、留痕化、閉環化管理。平臺設有隱患數據庫和“隱患隨手拍”小程序,安環管理人員可在日常巡檢中根據實際情況,手機端即時上傳現場照片、輸入問題隱患及整改建議,系統自動生成隱患事件單,按預設流程推送并在整改完成后生成事件報告留存,從而助力企業構建職責清晰、流程順暢、上下協同、齊抓共管的安環管理責任體系。
實時動態監控監測,風險管控關口前移
平臺依托智能攝像頭、紅外/煙霧傳感器、GPS、液位計等物聯網設備,對企業風險源進行360度布網監控,并借助AI算法提升風險識別能力,讓安環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直觀地對現場工況和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在線監控,并適時布控、指揮、處置,同時對關鍵運行數據、異常高溫高壓、有毒有害氣體排放等情況進行動態實時監測,實現了安環隱患排查治理的關口前移、源頭管控,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
有序開展培訓演練,夯實安環管理基礎
平臺設有培訓與演練管理模塊,內含最新的安全環保法律法規及培訓內容,同時可根據企業和員工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安環培訓與演練計劃,切實有效地提升安環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全員的安全環保意識,夯實安環管理基礎、筑牢安全環保防線。
隨著對信息化技術探索的不斷深入,東江環保將持續對“平安東江”智慧安環管理平臺進行功能優化和迭代升級,以信息化手段不斷提升危廢處置企業安環管理工作效能。與此同時,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國有環保企業的示范作用,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及研發投入,持續深耕智慧環保領域,著力構建開放性的智慧環保運營管理平臺,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智慧環保管家”服務,同時積極融入智慧園區、智慧城市建設,為公司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本文系東江環保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