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的消息顯示,《2019年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白皮書)》和《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統計核算技術導則(2020年修訂)》發布。
此前,“廈門市2019年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和生態文明示范市建設評估”項目成果驗收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廈門市環境科學學會等組成專家組進行驗收。
專家組一致認為,,實現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的系列化與業務化,可為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評估依據。同時,2019年統計核算過程中,廈門還利用新修訂的統計核算方法對2015和2018年核算結果進行更新。
白皮書公布數據:2019年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為1373.40億元,同比增長14.23%;人均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為(按常住人口統計)3.20萬元/人,同比增加0.27萬元/人。
其中,休憩服務價值量為1070.62億元,占比77.95%,是全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年際變化的主要成因,貢獻率為87.86%;物種保育更新服務價值為161.55億元,價值量占比為11.76%,對年際變化的貢獻率為9.48%,僅次于休憩服務。
另外,2019年廈門市生態系統生產價值約36.17%轉化為經濟價值,約占當年GDP的8.29%。也就是說,這進一步佐證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非背道而馳”的結論。
“《白皮書》展現出了廈門生態環境在各領域的優勢和潛力,摸清環境‘家底’,用實實在在的數據為各部門挖掘和實現生態系統的經濟價值提供方向,助力‘綠水青山’真正變成城市發展的‘金山銀山’”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多規合一”與項目審批模式改革、生活垃圾分類“廈門模式”、筼筜湖綜合治理模式、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海上環衛機制5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上榜。
“廈門越來越宜居”,表現在社會各個層面,生態系統價值的凸顯也是其中之一。據中國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廈門在綜合排名中也是位列前10。
目前,廈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8%,2019年空氣質量優良率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別位居全國重點城市第5名和第4名;主要流域國考斷面Ⅰ類至Ⅲ類水質比例為100%。
“當好生態省建設排頭兵”,廈門仍在前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