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春環保公布,公司于2020年11月5日完成過戶登記,水天集團以持有公司19.94%股份變更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南昌市國資委。
富春環保的主營業務為熱電聯產機組、冷軋卷制造、資源綜合利用機組、貿易(煤炭)、EPC總包工程等。公司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7.61億元、11.95億元、13.3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53%、27.00%、31.40%,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24億元、0.94億元、0.9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3.86%、-0.28%、12.75%。
富春環保表示,此次國資入主可以打開富春環保新一輪成長空間。借助國有資本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公司有望抓住江西省產業升級和產業承接的契機,促進業務發展,推動公司環保業務向全國進行覆蓋;與此同時,還將提高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綜合信用水平,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這是近來又一家環境上市公司被納入地方國資委麾下,而且是異地收購。這一現象已經并非個例,在這兩年的國民攜手潮中,地方國有資本正是一方主力,表現積極。
近年來,民企資金緊張,相比之下,地方國資資金相對豐厚,與此同時,地方國資也有擴張沖動,加之混改潮起,這是構成地方國資活躍的一個重要背景。
根據環境商會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除了富春環保外,還包括三聚環保、東方園林、清新環境、浙能錦江環境、錦江生態、雪浪環境、蘇交科、京藍科技、中金環境、棕櫚股份等10余家環境企業計劃或已經被地方國資收購,而且這里面絕大多數為上市公司。
追溯起來,三聚環??赡苁沁@一波早投身地方國資懷抱的。2018年7月,海淀國資委入主,使得三聚環保結束了自2002年以來的無實控人狀態,首次成為國有控股企業,獲得國資背書。不光如此,海淀區國資委對三聚環保的支持更多的是后續真金白銀的實際行動,前前后后帶來數十億資金馳援。
國資進來后,三聚環保在戰略上也發生了調整,集中資源聚焦公司生物能源產業,推進公司“形成先進生物能源、新型環保化工材料等核心運營資產及產業技術推廣”的總體戰略布局。不過要提到的是,三聚環保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5.13億元,同比下降,同時凈虧損6.15億元。
海淀國投顯示,目前,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三家,三聚環保是其中一家環境上市公司。

▲海淀國投旗下上市公司
2019年8月,東方園林籌劃多時的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計劃終于落定,東方園林實際控制人變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朝匯鑫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東方園林就此成為朝陽國資中心下屬A股上市公司。
和東方園林幾乎同一時間,垃圾焚燒錦江環境也完成了股權轉讓手續,浙江能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浙能集團控股的浙江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持有29.79%股份,成為第一大控股股東。
對于在環保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錦江環境而言,適時投身國資,是主動行為,以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錦江環境與浙能集團在綠色發展的理念上是相通的。浙能集團是浙江省規模大的國有企業之一,注冊資本達100億。浙能集團步入環保這個新產業,可進一步深化循環經濟,實現能源領域的綠色發展,而浙能集團在整個能源生產價值鏈上擁有的巨大能力,也能助推浙能錦江環境實現愿景目標。
隨著國民合作漸成趨勢,跨省尋找合作對象成為不少環境公司和地方國資的選擇,這其中既有馳援需要,更多的則是市場行為,資本無界限。
2019年初,河南省級投融資公司、省屬功能類國有企業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豫資控股”)旗下的河南省豫資保障房管理運營有限公司(簡稱“豫資保障房”)收購廣東上市公司棕櫚股份,成為其具有控制權的第一大股東,共同聚焦生態城鎮建設等多領域發展。半年不到,6月,棕櫚股份宣布注冊地由廣東省中山市變更為河南省鄭州市,成為河南第80家上市公司。
2019年7月,大氣清新環境完成過戶登記,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國潤環境(現更名為川發環境)。此次轉讓,川發環境獲得了清新環境25.31%股權,轉讓價合計人民幣24.85億元,在當時算是賣出了一個相對不錯的價錢。
川發環境是四川發展旗下的環境治理產業投資平臺,注冊資本30億元,清新環境是目前其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清新環境進來后,川發環境下轄四家專業子公司,包括國潤水務、中恒能環境科技、國潤和潔環境科技,構成工業煙氣治理、水務運營、固廢處置、環保技術服務四大核心業務體系。與此同時,2019年10月,公司正式更名為“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呈現更大視野。
川發環境與清新環境的合作一是為了紓困,二是為了加快提升國有資產盈利能力,這些年四川發展在資本市場動作非常頻繁,也可看出一二。更為重要的是與大步伐相匹配。近年來,四川省高度重視環境產業發展,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重點產業扶持,出臺一系列規劃文件,加大財稅支持,健全規范市場,以期實現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投身川發環境后,清新環境除了獲得增信和融資方面的助力,公司在業務上也進一步拓寬,不僅抓緊布局非電行業,在廢水、固廢、危廢等領域全面開花。更是打開了區域市場,特別是危廢處理方面,清新環境先后成功簽約雅安市名山區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和達州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這里也可以看出地方國資對上市公司在區域市場上的加持作用。
2019年12月,錦江生態投身深圳能源。深圳能源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深能環保擬收購錦江生態51%股權,交易前,錦江集團持有錦江生態51%的股權。深能環保認為,此次收購有利于公司縱向業務的延伸,擴大產業布局和市場份額。
深能環保是深圳能源旗下的固體廢棄物處置專業化公司,注冊資本19.74億元。截至去年底,深能環保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計規模已有30000噸/日。同時,積極探索秸稈資源循環利用、污泥清潔焚燒處置等環保業務。
錦江生態已在國內外多個省市投資和運營環衛一體化項目,陸續在北京、河北、吉林、山西、江西、四川、浙江、海南等地成立了項目公司,投資運營30余個項目。
今年來,國民牽手還在繼續:
8月,蘇交科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為珠江實業集團,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389,658,710.80元,將用于大灣區區域研發中心、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交易完成后,控股股東會變更為珠江實業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廣州市國資委。企查查顯示,這一交易尚未完成。
10月,雪浪環境完成過戶登記手續,新蘇環保持有公司99,481,250 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29.86%,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政府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11月,富春環保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南昌市國資委。
對此,環保領域觀察者表示,地方國資收購上市公司,除了完成當地國資國企改革任務,其中一個考核指標是資產證券化程度;更多的是“”優質資產,為生態文明建設蓄力,通過收購也在探索業務轉型之道,筑牢實體經濟之基。國企在入股上市公司后,能夠引導新增投資項目注入本地,甚至將公司的研發中心等一些服務業進行嫁接。如果考慮到被收購對象是細分行業領域的,樂觀估計能夠撬動整個產業鏈遷入。
這一輪地方國資作為并購方出現,是主被動各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終形成國民牽手這樣的趨勢性現象,是產業格局的重塑,也是資產的再分配,未來還會繼續。
原標題:又一家環境公司實控人變更 回顧這一波地方國資收購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