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在2020年我國受到醫廢產出量增長的推動下,危廢產量或將超過10000萬噸。
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危險廢物,提高處理能力、進行資源化再利用是關鍵。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們需要認清一個情況,即各地方危廢處理能力不均衡,有資料顯示,江蘇、四川、重慶、云南等省市的危廢處置能力嚴重缺乏。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解決區域性產能錯配,跨省、跨區域合作是有效的辦法。但這個“跨省處理”也不是隨便就能跨的。
比如,近江西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明確了四舉措管控危險廢物跨省轉入,指出將嚴格控制涉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項目準入、跨省轉入條件和申請條件審核,建立跨省轉入危險廢物類別“黑名單”制度,來緩解近年來危險廢物跨省轉入量大的問題。
區域合作成了危險廢物處理的手段之一。江西在這一方面也開始了探索,2019年12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與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簽訂危險廢物聯合監管框架協議,表示兩省將打造危廢跨省轉移審批綠色通道、危廢跨省轉移網上辦理平臺,探索跨省轉移監管合作新模式。
除此之外,四川近年來在危險廢物區域合作監管處理上也沒少下功夫。
資料顯示,2018年11月,四川省與重慶簽訂《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合作協議》,加強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聯合監管,推進兩地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時隔兩年,2020年4月1日,四川生態環境廳與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就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達成合作機制,雙方建立轉移“白名單”制度,廢鉛蓄電池、廢熒光燈管、廢線路板等3類危險廢物率先進入“白名單”。
2019年7月,四川生態環境廳與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共同簽訂《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合作協議》;同年10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又與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在廣元市舉行環境風險聯防聯控合作簽約儀式,簽訂《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和《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合作協議》。
為提升危險廢物處理能力,生態環境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等部門也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開展跨省域協同治理。2019年10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表《關于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的指導意見》,其中要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其他地區等應當開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區域合作,跨省域協同規劃、共享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指出,推動固體廢物區域轉移合作,完善危險廢物產生申報、安全儲存、轉移處置的一體化標準和管理制度,并全面運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活動。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安部、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關于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通知》,決定于2020年7月至11月,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活動,其中就包括非法跨省轉移危險廢物。
綜上來看,我國在跨省轉移治理監管危險廢物已經在部分區域有了可操作的暢通渠道,但想推行到全國還有一定的難度。有數據預計到2020年我國危廢處理市場規?;驅⒏哌_1500億元,隨著危廢產出量的不斷釋放,我國危險廢物的處理方式和能力等也會發生變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