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襲1276公里后,南來之水方抵京。
“遠水”也能解“近渴”。5年前,歷經12年建設,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運行安全平穩,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供水量持續增長,水質穩定達標。”在國新辦此前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說道。
5年間,工程累計調水量已近300億立方米,相當于調出7個太湖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其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及京杭大運河等,逐級提水北送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中線工程則始于丹江口水庫,自流到北京、天津。以2016-2018年全國萬元GDP平均需水量73.6立方米來估算,南水北調可以為受水區約4萬億元GDP的增長提供優質水資源的支撐。
由原規劃的受水區城市補充水源,轉變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南水已成為北方多地的供水生命線。在北京,南水占中心城區自來水供水量7成以上。人均水資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城市副中心等重點區域的用水緊張情況得到緩解。在構建“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三水聯調的供水保障網的同時,南水也讓北京市自來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每升120—130毫克。在天津,南水成為14個區居民的“水缸”;在河南,多個城市主城區均使用南水;在河北,90多個縣區受益于此。
千里調水,水質是焦點。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干線供水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及以上,中線干線輸水的過程中80%以上水量為Ⅰ類水。在這背后,為了讓北上的水是清亮好水,水源地的環境整治也一直沒放松。按照國家南水北調治污規劃,調水干線要達到三類水質目標,需削減污染負荷量80%以上。東線規劃安排城市污水處理、流域綜合治理、截污導流等5大類426個治污項目,并超額完成任務。中線沿線關閉污染嚴重企業500多家,叫停和否決300多個項目,并在水庫周圍建設生態隔離帶。
另據初步統計,調水沿線累計關停企業3500多家,新建污水處理廠350家,新建垃圾處理設施150座。與此同時,沿線多地也科學制定用水計劃。在受水區,實行區域內用水總量的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帶動發展高效節水行業,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產業。通過實行“兩部制”水價,依據成本核定水價,有力推動了受水區水價改革,為工程良性運行創造了條件。
多年來,由于“重度干渴”,北方多地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城市的正常運行。這一情況因南水而得到得到緩解,不少干涸河流重現生機。通過置換超采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限采地下水等措施,使河湖、濕地面積顯著擴大,南水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起,多地地下水位呈現止降緩升趨勢,2018年更是變成了明顯回升。中線工程已向方30條河流補水,東線工程則讓古老運河煥發青春,修復南四湖、洪澤湖等數十處景觀。
不僅如此,未來北方大地還將迎接更多的南水,為城市逐步擴容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日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工程開工,工程建成后,將再向京津冀地區增加供水能力4.9億立方米。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石春先透露,南水北調后續重大工程正在加緊謀劃,年底前將完成兩規劃一方案,明年爭取一些工程局部段或者局部工程盡早開工建設。
根據《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將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時還要擴大向山東、安徽供水。初步方案是把抽江水的水量從一期的87.7億立方米提高到165億立方米。對于中線工程,下一步將實施引江補漢工程,從長江向漢江調水,并在中線工程沿線新建調蓄水庫。而這也是總體規劃中明確的中線二期的后續水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