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化工園區安全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業界人士對這個話題的關注度自然升高。2019年11月13日至15日,“2019 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南京召開,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就化工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組委會邀請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楊挺秘書長,就《中國化工園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進行分享。
以下為楊挺秘書長發言稿整理: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楊挺秘書長作主題分享
一開始,楊挺就向眾人介紹了前2019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石化行業發展現狀:
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3萬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1%,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11.6%;利潤總額5287.5億,比上年同比下降19.1%,占全國規模工業利潤的11.5%。
楊挺表示,盡管主營業務收入有1.1%的正增長,但是這個增幅數據是歷年來低的。同時,利潤同比下降19.1%,對一個年產值銷售收入接近13萬億的行業來說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不過,楊挺也指出了另一個現象,也就是行業利潤在下降,進入行業的資金卻仍呈上升趨勢。
再有,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在前三季度減少1800家,這意味著有很多在化工園區之外的企業,從規模以上企業這個行列中被擠下去了。說明,化工園區外的企業其實正在面對,或者即將面對比較困難的生存局面。
在這一系列的分析之后,楊挺進一步說明了目前化工園區的發展現狀:
676家重點化工園區,國家級化工園區57家,省級化工園區351家,地市級施工園區268家。分省來看,山東省擁有85家化工園區,名副其實的化工大省。
楊挺重點提到了一個對化工園區發展很重要的政策,《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要求所有新建煉化項目全部進入石化基地,新建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化工園區,要求園區外化工企業必須搬遷入園。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各省陸續出臺了針對省內化工園區認定的工作,山東省化工園區保留了85家化工園區。
那么,化工園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關注點在哪里?
楊挺介紹了“六個一體化發展”:
“原料產品項目一體化、公用工程物流一體化、環境保護生態一體化一體化,安全消防應急一體化、智能智慧數據一體化、管理服務科創一體化。”
“要滿足質量的要求,化工園區作為承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平臺,六個一體化的發展是體現綠色發展和效率優先的一個大方面。”
緊接著,還有“四個關注點”:
第一個關注點,化工園區布局的持續調整和完善。
楊挺表示,現在很多高標準化工園區在進行高標準規劃的時候,就具有很長時間的一個整體可延續性,這個規劃是處于動態調整過程中的。對于國內,更多園區面臨的是一個布局持續調整完善的工作,在這個工作前提下,是以園區與周邊的安全距離作為一個動態考量,是園區整個布局調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比如江蘇出臺的政策,要求化工園區與周邊敏感點保持500米的距離。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有2個標準規范針對化工園區與周邊敏感區域之間,有一個整體距離認定,是化工園區能夠用來進行整體動態布局調整的依據。
第二個關注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在化工園區下一步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著手,有2點是要重點考慮的。① 原料可獲得性。就是園區內原料具體可獲得性,即更加完善地獲得相關的整體原料。② 向下游整體產業鏈延伸,提高園區內產業整體關聯度。
另外,考慮企業動態整體調整,是園區引進企業的準入條件設置,以園區內企業動態跟蹤評價系統來作為園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一個整體考量。
第三個關注點,要素循環持續耦合。
舉一個氫元素整體循環耦合的例子,這是一套比較完善的化工園區氫與石化耦合的一個案例。
現在國內已經上線的丙烷脫氫整體量超過500萬噸,有大量的氫氣被燒掉,而化工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氫氣,尤其在煉油過程中。如果考慮氫元素整體要素持續耦合狀態,園區就可以省50萬能耗指標。
第四個關注點,園區基礎配套整體持續提升。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全國大部分化工園區已經解決了基礎設施功能配套有無的問題,但是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下一步要縱深解決優化問題。比如通過蒸汽系統,園區使用成本降低5%。
未來從整個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基礎配套持續提升角度來說,主要目標就是能夠降低進入到園區內的企業,整個工業工程配套的成本。

楊挺秘書長作主題分享 題為《中國化工園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結束從源頭工藝解決減排問題的講解之后,楊挺開始細述“環境治理持續鞏固”這個話題。
從國家層面上來強調化工園區系統內整個環境優化問題,從整個生命周期角度來說推進污染防治、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這需要實施能耗和水耗、土資源開發的強度控制,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持續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且,強調風險控制。
具體落實到指標上就是,要強調環境整體績效,也就是強調“率”,比如大氣環境率、地表水達標率等等,從環境績效角度來考慮整個園區的環境可持續發展。
針對安全應急持續加強這個問題,楊挺稱,首先要強調的就是園區封閉式管理,第二要強調的是全覆蓋監控。第三,根據應急管理部《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梳理園區風險隱患,組織消防、醫療、公安等力量及時處置各種突發事件。
第四,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基礎上,建立園區自己的風險管控體系。第五,有條件的園區能夠推進安全制度化管理和升級。
在此,楊挺也提醒全國化工園區,希望園區能夠認識到工園區“智慧化”是化工園區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持續深入進行“智慧化”改造和建設。
同樣的,化工園區也應該持續開展責任關懷,這是化工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楊挺認為,我們倡導的是園區責任關懷,中國的責任關懷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責任關懷是區別的。因為這個概念未來載體不單單是企業,而是以園區為單位來開展的,水平高低代表的是園區整體管理水平的整體高低。
三個“持續”之后,標準化建設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化工園區的整體發展,標準缺失是非常大的問題。為此,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標準工作,比如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等。
楊挺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能夠加入到化工園區標準化建設體系中,助力整個化工園區標準化發展。楊挺還透露,目前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正在編制《綠色化工園區評價導則》,希望作為整體綠色化工園區評價的一個主要依據,晚明年將上升為行業標準。
這個標準分為5個方面,共35個指標,分別關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環境績效、資源利用、園區管理等。
按照綠色化工園區發展的目標來看,要培育20個綠色化工園區示范區。到“十三五”末,省級以上園區的土地投資強度不低于20億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75%的國家級園區和50%的省級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到2020年實現80%的省級以上畫畫園區開展創建智慧化工園區工作。
截至目前,2019年全國綠色化工園區名錄的申請申報和創建工作已經完成。經過專家組評估,并且與發改委工信部進行溝通,在發改委和工信部整體指導下,2019年版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單位名單已經出爐。
6家化工園區進入綠色化工園區名錄中,分別為上海化學工業區、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聊城化工產業園、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
6家化工園區進入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單位名單中,分別為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寧波大榭開發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和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接下來,還有一輪對入選園區的復審工作。
楊挺在發言的后表示,能夠感覺到整個石化行業正在與生活有機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并且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化工園區一定能成為真正承載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