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區,2019年中國化學園區30強排行榜中,其經濟質量和利潤總額位居全國同類園區第一。目前科技園區正逐步向以新材料、生命科學為主導的新興產業發展高地轉型,力求邁向一流。
在環保在背景下,能夠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兼顧綠色節能,才是企業或產業不斷拓展的前提。近日,“2019年綠色化工園區”在會議中公布,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區成為6家企業中的一員,這是對園區內“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的肯定。
據了解,園區累計開發產業用地21平方公里,累計入園企業近400家,是江蘇大的化工園區。由此可見,其在廢水、廢氣和固廢等的處理上存在很大的難度,具體園區是如何突破的呢?有哪些可借鑒的措施?
企業全面做“體檢” 廢氣治理出狠招
園區開展工業布局調整和化工企業專項整治,先后關停揚子石化350萬噸/年常減壓等高耗能裝置,關停大廠地區約30家落后產能企業。從2013年開始,科技園就對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72家企業全面體檢,檢漏修復、在線監測一套組合拳,拉開了VOCs整治的序幕。
4年努力,園區摸清了并解決了企業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氣。2017年啟動了廢氣特征因子指紋庫,完成了100多家360多個排氣筒的調查分析以及監測工作。為了解決烴類物料直接燃燒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源港化工自主研發了一套尾氣中烴類物料的回收裝置,排放尾氣中烴類物料的回收率達80%多。
節能節水技術改造 污水處理有妙招
園區聯防聯控,建立廢水自動監控系統、企業廢水自動采樣系統、閥門自動關閉系統、總量自動控制系統,以及污水處理應急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實現了手機遠程控制、精準溯源;另外,園區還構建了應急故障四道防線,防止發生環境應急事故導致污染物擴散。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園區制定了《企業廢水排放管理規定》,對沒有污水預處理系統的企業進行責令整改,園區通過30多項節能節水技改項目,積極落實“河長制”,目前已經形成了“產業成鏈、企業集群、物質循環、集約發展”的循環型產業體系。
不出園區自行處置 固廢處理能力提高
為緩解產廢企業危廢積壓較多、處置困難等問題,園區從2015年開始先后引進了一批危廢處置新項目,引進處理危廢新技術——超臨界氧化技術,加快推進天宇固體廢物處置工程項目建設,設立無法綜合利用的一般固廢堆場,建設可利用危險廢物資源再利用項目,從而構建科技園循環經濟產業鏈。
園區已經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封閉循環。資料顯示,園區內可自行進行再生利用的企業已達有9家,科技園危廢處置能力達到近11萬噸,基本實現了危險廢物不出科技園、自行處置。目前,科技園正在加快將企業危廢處置設施的主要工況信息接入平臺智能化管理。
江北新區化轉辦經濟發展與科技人才部部長王強介紹,“我們還積極推進清潔生產與智能改造,通過落實更嚴格的安全、環保與節能標準,全面淘汰高風險、高排放的生產裝置,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實現傳統化工的減量調整與改造提升。”
在此背景下,園區要求企業在2019年底前在廠界處安裝異味特征因子在線監測設施,并將構筑環保與企業、社會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將打造綠色安全的科技園區作為發展的主要抓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