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桂林)廣西園建設工作現場會近日在廣西桂林舉行,與會市(州)共同簽訂了《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21市州全域旅游合作協議》。
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很多人恐怕不太了解。據悉,2018年至2019年,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通過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升級轉移、旅游文化交流和生態保護等方面開展的全方位、多層次合作,已經累計開展160多個項目,總投資達2500多億元。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跨界合作方式,雖然早有先例,但是21市州的聯合體仍讓人嘆為觀止。
擰成一股繩,依托高鐵沿線便利條件,發展生態旅游經濟,以粵桂黔滇四省區為代表,實現合作共贏。那么,先來看一下,這四個省區自身的生態環境條件。
廣東——
2018年,廣東省六項污染物指標年評價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全省和珠三角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2019年8月,21個地級以上城市78個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76個達標,73個地表水水源中71個達標。
廣西——
2019年前9個月,廣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3.2%,同比上升1.7%;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均值為3.46。第三季度,52個考核斷面全部符合Ⅰ—Ⅲ類水質要求,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100%;51條主要河流的97個監測斷面中,91個斷面符合Ⅰ—Ⅲ類水質要求,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8%。
貴州——
2019年9月,全省88個縣(市、區)中有72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全省132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標,達標率也為100%。監測的52個河流斷面中,達到Ⅰ-Ⅲ類水質的斷面占統計斷面數的 98%。
云南——
2019年8月,16個城市二氧化硫月均濃度較上年同期下降9.1%,二氧化氮月均濃度較上年同期下降6.7%;264個主要河流國控和省控斷面中,符合Ⅰ-Ⅱ類標準的占47.7%,符合Ⅲ類水質標準的占31.8%,水質優良占比近8成。
相較之下,你更喜歡哪個省(區)的環境呢?歡迎下方留言哦,來聊聊你認識的粵桂黔滇。
除此之外,現在說到生態旅游就不得不關注“廁所革命”進展了。
廣東公布的2018年-2020年的目標是,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700多座,并且將省級廁所建設資金重點向粵東西北地區和旅游資源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傾斜。據統計,2014年-2017年間,廣東已經完成了新建和改建旅游廁所4600多座。
在創新運營方面,廣東正在推廣“以商管廁、以商養廁”的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理念,以及“廁所+店鋪”“廁所+飯店”等廁所管理模式。
廣西自2000年以來就在全區掀起了“廁所革命”的綠色風暴,其探索的以商養廁、分級管理等經驗迅速成為范本。持續提升旅游廁所管理水平也是重中之重,據悉2015年至2017年,廣西實際完成2700多座旅游公廁的新建和改擴建。
2018年2月,《廣西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要求到2020年,完成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2000座。
2019年4月,貴州省旅游廁所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貴陽召開,要求在旅游廁所革命的責任機制、培訓機制、投入機制、宣傳機制、考核機制等方面繼續加大探索,進一步推動以旅游廁所為主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2018年至2020年,貴州計劃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400多座。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旅游線路、交通集散點、旅游餐館、旅游娛樂場所、旅游街區等重點區域。
按照云南省新三年(2018-2020年)旅游廁所建設目標任務所述,計劃新建旅游廁所3000座。到2020年,力爭建成旅游廁所5000座以上。而2019年,云南預計將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1140多座,并且完成3700多座旅游廁所的電子地圖標注。
此外,全省將探索建立“以商養廁”“廁所綜合體”“連鎖化經營”等公廁建設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