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要求打好碧水保衛戰。目標要求,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保障飲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
為此,全國各地積極打響碧水保衛戰,在整個推進過程中,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出的MBR-DF雙膜新水技術,可同時解決水環境污染和水資源短缺,以“一把鑰匙打開兩把鎖”,在首都水系、滇池流域、洱海流域等水環境敏感地區不斷通過實際應用取得新成效,成為了解決我國水臟、水少問題的科技支撐,為助力打贏碧水保衛戰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借鑒作用。
MBR-DF雙膜新水技術以碧水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和超低壓選擇性納濾(DF)技術為核心,可高效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氮、磷、細菌、病毒及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出水穩定且水質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超凈化處理后的水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將污水向新水源的轉化,實現了就地造水,同時,運行壓力比傳統工藝低30%以上,產水回收率高達95%,具有節能降耗的實效。
雙膜新水技術作為一項可同時解決水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的開創性技術,將城市污水處理為新水源,相比于遠距離調水和海水淡化具有較明顯的經濟優勢,所帶來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收益皆遠優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其核心技術分別于2009年和2017年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碧水源MBR-DF典型項目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再生水廠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鎮東南,近期設計規模為1萬噸/日,遠期設計規模為1萬噸/日,采用MBR-DF雙膜新水技術,將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的污水處理全面提升至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補充洱海,減輕污染負荷。該項目的實施,將為水環境敏感地區和高原湖泊的治理樹立全新的標桿,不但在整個洱海保護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湖泊治理領域也將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借鑒價值。
云南昆明洛龍河污水處理廠采用MBR-DF雙膜新水技術,處理規模2.5萬噸/日,出水水質達地表水II類標準。本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從污水中獲得的新生水資源量超過910萬噸,出水用于滇池補給水,可大量消減入湖污染物,改善滇池水環境質量。
北京翠湖新水源廠位于北京海淀區蘇家坨鎮北部,采用MBR-DF雙膜新水技術,處理規模為2.0萬噸/日,出水水質達地表水II類標準。新水源廠將市政污水轉化為高品質新水資源,可作為翠湖濕地補水,具有保護水環境和補給水源地的雙重功能。
原標題:碧水源雙膜新水技術:助力打贏碧水保衛戰的創新水處理工藝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