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應用方案】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推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技術進步,滿足污染治理對先進技術的需求,生態環境部編制并發布了2018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部公告2018年第76號)(簡稱《目錄》)。
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具體承擔《目錄》的項目篩選和編制工作。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我會配套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項目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
技術概要
工藝路線
先燃燒含硫化氫尾氣生成SO2,SO2再經催化氧化生成SO3,SO3與水蒸汽結合生成硫酸蒸汽,硫酸蒸汽再經冷凝成為硫酸。
主要技術指標
硫回收率≥99.8%,排放尾氣中SO2濃度可≤100mg/m3。
技術特點
將有害氣體硫化氫(H2S)轉變成工業原料。
適用范圍
合成氨工業含H2S廢氣治理。
經典案例
案例名稱
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36萬t/a合成氨-配套1.7萬t/a H2S濕法制酸裝置項目
業主單位
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案例概況
項目采用粉煤氣化,經變換調節氫碳比,經低溫甲醇洗脫硫脫碳,產出合成氣。低溫甲醇洗單元分離出的含H2S酸性氣作為硫回收單元的進料。但迫于Claus硫磺回收工藝不能滿足日益漸嚴的環保要求,為進一步降低SO2排放指標,提高硫回收率,滿足今后多年的環保指標的升級和新標準要求,以及充分利用過程反應熱副產蒸汽,經多方考察,硫回收裝置使用上海科洋ECOSA®濕法制酸技術。
該ECOSA®硫回收裝置于2013年5月機械竣工和試車,于2013年7月10日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在2013年7月10日~2015年5月5日期間,裝置運行時間為603天,開工率為93%。伴隨后期的裝置整改及穩定運行期間,硫回收裝置經過了酸性氣H2S濃度由8%mol~18%mol的系列變化,經歷了1期低負荷低濃度的操作條件的考驗。在2014年7月9日至7月12日,裝置順利通過昊源和科洋共同參與的72h性能考核。
工藝流程
先燃燒含硫化氫尾氣生成SO2,SO2再經催化氧化生成SO3,SO3與水蒸汽結合生成硫酸蒸汽,硫酸蒸汽再經冷凝成為硫酸。
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運行尾氣SO2≤100mg/m3,NOx≤10mg/m3,硫酸酸霧≤10mg/m3,裝置具有良好的H2S處理能力,尾氣達到環保驗收排放標準。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裝置運行中無二次污染。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硫回收率≥99.8%,排放尾氣中SO2濃度≤100mg/m3。
投資費用
建設成本約為4500萬元。
運行費用
維修費用50萬元/年。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利用煤氣化裝置排放的酸性廢氣為原料,副產硫酸,用于復合肥生產,且副產蒸汽,用于全廠的動力系統,節能降耗,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申報單位:科洋環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原標題:案例發布丨含硫化氫尾氣制硫酸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