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中國環境產業的大洗牌,從中小企業的并購,發展到了大企業的招安。大洗牌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我們想要的不是大洗牌本身,而是大洗牌后企業的發展。
這里講的中國環境產業,包括環保產業和環衛產業。大洗牌對外源于體制,主要表現為公眾作為環境的消費者,很難履行消費者的權利;對內源于管理,主要表現是公司缺少核心技術,也是危難時刻社會資本不進入被迫招安的一個主要原因。這里講的大洗牌,主要是指大企業或集團公司,出現一窩蜂招安現象,也反映了我國環境產業市場化的艱難,和政府干預的主導性或長期性。國有企業的加盟或介入,對環境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運營效果。
這里講的大洗牌后戰場,指的是大洗牌后企業怎么發展。招安能緩解當下資金危機,并強化抵抗資金風險的能力。但同時增加了體制的復雜性,及其之后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視角不同,發現的問題及采取的對策有別。
這里只是一個視角下的看法,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中國環境產業的現狀特點
中國環境產業的發展得益于我國的政策紅利,一是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和環保執法的不到位,二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成熟和對環保板塊的鼓勵。在政策紅利的驅動下,企業經營的關注點在市值上,必然導致企業經營圍繞營業額和利潤展開,搶占市場和并購公司(即買買)成了整個行業的主旋律。
直至買到國外,并把國內之間的競爭轉移到了國外,讓國外公司從中得利。標志我國環境產業,享受紅利的時代,發展到了轉折點。需要進行內部調整,解決快速發展帶來的N多問題和隱患,尤其是體制的缺陷,和功能的不平衡。應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念,對企業進行理療修復,直至進入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
大企業招安的背后,是將資金風險轉化成人力風險,即人的融合風險。無論董事會,還是經營班子,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融合。尤其合作者不是同行的話,融合難度更大,處理不好的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就行業發展而言,非市場化因素充斥著大小企業,尤其是市政項目,政府人員干預是業內周知的事實;就企業性質而言,出現國有和民營兩極分化,而且民營企業占了主流;就管理而言,大企業的集團化和小企業的非職業化,以及集團企業管理的外強內虛普遍存在。
中國環境產業的動蕩和取向
紅利時代轉折點的到來,發生突變是必然,首先從資金缺欠開始。民企的價值是市值,沒有雄厚資本積累,資本市場一旦出現問題,民企業主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出讓股份更換股東或業主。短短一年時間內,相繼有多家民營大企業招安,或走向招安之路。
特別是大的民營企業走在了前面,如此大的變化,相當于行業內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也是一次重新洗牌,不可避免造成部分企業合并、夭折或破產。大企業走招安的路,小企業被并購,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個生態規律在環境行業內重演。大企業轉的快才不會倒掉,小企業跑的快才不會被吃掉。
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戰,在我國環境行業內進行著,19年會更加激烈,20年會進入尾聲。戰后的狀態可以預測,混合所有制集團公司將主導我國環保市場,專業化的中小企業將成為大企業的生命共同體。產業結構明顯改善,環境企業的數量將明顯減少,企業的質量普遍提升,經營模式將走向智能化、網絡化和平臺化。
中國環境產業集團的技術革命
變與不變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有變的,必然也有不變的。不變的是發展,是企業經營健康軌道的回歸,是市場化的推進,是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是技術的創新與革命,是持續盈利的追求。管理和技術都是手段,盈利是結果,是企業生存之根本。
紅利時代的效益來自于外部,紅利后時代的效益來自于內部,來自于內部的整改,向管理和技術要效益。一般規律是降本增效,降本主要是減人,和提高生產效率;增效主要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挖掘資源的價值。這既是企業繼續發展的突破口,也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同時能滿足降本增效的手段,首選是生產過程的智能控制,用人工智能代替技工,既能滿足減人的需求,也能滿足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的需要,并且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挖掘,可實現持續增效的目的。專業化的人工智能和平臺服務公司,將應運而生。智能化升級改造和平臺化集團統管營運,將成為競爭熱點——中國環境產業技術革命的序幕已經拉開。
生產過程管理是中國環境產業集團未來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中國環境產業經過這次重新洗牌后,大企業的占比明顯提高。環境大企業是政策紅利的大受益者,就企業發展規律而言,一般經過外部快速擴張后,是向內部管理要效益,集團化統管成了擺在環境大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傳統集團管理模式有財務、人力、運營等多種,難以解決動蕩后中國環境產業面臨的新問題,包括內部組織結構復雜、生產效率低、下屬公司管理失控、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激進等。有的問題積累成了頑疾,已深入到組織內部和生產過程,僅企業股份收購帶來的人事問題,就需要幾年的調整時間。
同時解決組織結構和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需要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手段,在這些技術得以普及的今天,集團生產過程管理模式將成為現實。其內核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手段,開展生產過程的物聯網平臺化運營管理,實現生產過程的減員、節能降耗、工藝優化和大數據挖掘增效。
天人環境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智能管控平臺
就設施方案而言,按集團生產過程管理的技術要求,對現行項目進行升級改造,新上項目從規劃設計開始一步到位。集團生產過程網絡平臺管理,既是環境產業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國環境產業未來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