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各地政策】 日前,四川省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廁所革命”工作的意見,并公布了《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詳情如下: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廁所革命”工作的意見
川辦發〔2018〕89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廁所革命”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進全省“廁所革命”工作,切實提高廁所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納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城鄉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統一謀劃,重規劃、滿覆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補齊設施短板,創新建設運營模式,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努力把廁所打造成為“美麗四川”的一張靚麗名片。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實現全省廁所“布局科學、數量充足、標識統一、文明衛生、管理規范、實用免費”,推動全省廁所建設質量明顯提高,人性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
二、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標準
(三)科學編制專項規劃。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在全面開展廁所普查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實際,科學制定公共廁所建設專項規劃,提出用地、數量和布局等規劃控制要求,建立以獨立式和附屬式公共廁所為主、社會廁所對外開放為輔,布局合理、數量充足的公共廁所服務體系。編制公共廁所專項規劃,加強與環境衛生、旅游、交通、美麗新村、公共服務等相關專項規劃的銜接和協調,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時序。綜合考慮農村衛生健康、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制定農村戶廁改造專項規劃。
(四)強化標準指導作用。遵循文明、衛生、方便、安全、節能的基本原則,根據各地氣候特征、地質地理條件和實際需求差異,因地制宜選擇廁所工藝,在保證環境整潔、干凈衛生的前提下,突出方便、實用、舒適等基本功能,防止脫離實際需求片面追求豪華。進一步完善公共廁所設計建設標準,合理確定男女廁位及第三衛生間設置比例,適當提高公共廁所座便器比例,充分滿足各類人群特別是特殊人群如廁需求。制定全省統一的公共廁所標識標志指引標準,規范標志名稱和設置標準。
三、突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廁所建設
(五)加快城鄉公共廁所建設。按照“合理布局、改建并舉、衛生適用、方便群眾、有利排運”原則,統籌推進城市、鄉(鎮)和村規劃區內公共廁所新建、改建工作。城市新區應將新建公共廁所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嚴禁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確保新城新區公共廁所建設不欠賬。加快補齊老城區公共廁所短板,結合舊城更新、城市修補等,統籌安排公共廁所建設,積極推進旱廁等老舊公共廁所改造。現有公共廁所確需拆除的,應遵循“拆一補一、就近建設、優化服務”的原則,不得減少現有公共廁所數量和建筑面積。新建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交通客運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應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明確配建公共廁所的數量和建筑面積,并與項目主體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加快完善鄉(鎮)政府所在地、鄉(鎮)衛生院、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等場所公共廁所建設。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等,加快推進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改造。
(六)著力補齊交通廁所短板。做好交通沿線和交通節點廁所的選(布)點與新建工作,同時做好老舊廁所改造提升和糞污處理。切實提高加油站廁所對外開放程度和使用效率,加大建設改造力度,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明確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站點管轄范圍和邊界,做到廁所建設不留死角,并根據日均客流量對不符合建設標準的廁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
(七)提升景區景點廁所品質。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餐館、旅游娛樂場所、休閑街區等區域公共廁所布局,重點推進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旅游小鎮等公共廁所全部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加強全省風景名勝區、水利風景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鄉村旅游景區、博物館等廁所建設與管理,其設計、建設與改造要與當地文化元素、地域特色相融合。、省級以上景區及其它定級的旅游景區廁所應根據相關標準規范要求設置第三衛生間,鄉村旅游點廁所基本實現水沖化,不具備水沖條件的場所積極推廣建設“生態廁所”,進一步提升旅游廁所建設的生態化、特色化、品質化水平。
(八)深入推進農村戶廁建設。遵循“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原則,按照因地制宜、集中連片、整村推進、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的思路,有機整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加快實施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工作。按照《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19379—2012)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開展農村戶廁建設改造工作,同步實施糞污治理,有機銜接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實現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加大農村戶用廁所建設材料、無害化處理、糞污回收等方面技術攻關,鼓勵研發生產并推廣使用成本低、質量好、達標規范、適用性強的一體化設施設備。
(九)積極推廣裝配式廁所。按照我省現行標準體系、抗震設防和綠色節能等要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校、裝配式企業合作,建立完善覆蓋設計、生產、施工和使用維護全過程的裝配式廁所標準體系。積極培育集廁所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和產業鏈重點企業,推動廁所建造方式變革創新。根據各種區域和場所對公共廁所建設規模、功能定位、建設成本的不同要求,結合各地氣候環境、地形地貌、民俗傳統等特征,因地制宜、充分論證,培育打造一批集約化、多樣化的裝配式公共廁所,并加快在全省推廣運用,不斷提高裝配式廁所比例。
(十)切實加強糞污治理。進一步加強廁所糞污治理,提升管理維護水平,保持廁所下水通暢,貯糞池密閉,化糞池定期清渣、及時清運,發生堵塞立即疏通。在不適合將糞污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或暫無市政污水管網的區域,統籌考慮糞污收集運輸和處理,因地制宜采取適當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四、轉變運行方式,提升廁所管理服務水平
(十一)提升公共廁所管理水平。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明確公共廁所管理(產權)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公共廁所管理長效機制,制定公共廁所管理辦法,依法向社會公示。加強公共廁所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確保公共廁所設施設備完好,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即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的要求。加強公共廁所管護隊伍建設,定期組織管護人員專業培訓,提升管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公共廁所專(兼)職管護人員管理制度。
(十二)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市場化運行模式,鼓勵引導專業化企業參與公共廁所建設和品牌化、規模化連鎖經營,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對公益性廁所進行托管、維護。對公共廁所經營主體兼營商業項目的,可研究制定水電費優惠等支持政策,按規定落實稅費優惠政策。
(十三)推進公共機構廁所開放共享。充分利用存量廁所資源,加強廁所衛生提升和開放共享。按照廁所類別、等級,制定相應的補貼補助政策,積極推進各類社會經營場所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業窗口等非涉密保密單位的廁所對外開放,有效擴大廁所供給量。
(十四)加快信息化技術推廣運用。按照智能化、綜合化、人性化的要求,推進信息技術在廁所運營管理、服務監管和行業管理等方面應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政府網站、社會媒體等多種渠道,推廣使用“城市公共廁所云平臺”,讓廣大市民參與公共廁所建設管理和監督工作,反饋公共廁所使用中的問題,實現共治共享。
五、加強要素保障,為“廁所革命”提供有力支撐
(十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中央政策和資金支持,制定省級資金支持“廁所革命”工作辦法,加大省級財政對“廁所革命”的支持力度,對使用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建設改造公共廁所和農村戶廁的市(州)、縣(市、區),省級財政給予部分貼息,切實發揮公共財力帶動作用。各地要統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公共廁所和農村戶用廁所建設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十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加快研究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共同負擔的資金籌集機制,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廁所建設和運營管理。依法適當延長特許經營年限,優化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資源配置,充分挖掘項目運營商業價值,建立合理機制,形成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及各類基金、社會資本向“廁所革命”工作傾斜,鼓勵金融機構提前介入提供融資顧問、財務顧問、風險控制等服務,拓寬項目特許經營權、債權、股權、資產、收益權等抵押質押融資渠道,切實提高“廁所革命”項目融資效率。
(十七)推動“廁所革命”PPP項目入庫。鼓勵各地采用PPP模式將本區域公共廁所建設運營項目以縣(市、區)為單位整體打包向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申報入庫。各市(州)PPP項目實施方案由市(州)人民政府報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省直相關部門聯評聯審,加快項目推進工作。
(十八)強化廁所建設用地保障。充分考慮和優先保障“廁所革命”設施建設用地的需求,在項目選址、定點、建設用地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報件流程,縮短審批時限,依法辦理土地征收和供應手續。廁所選址方案需依法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的公共廁所建設項目,可合理利用城市綠地、公共空閑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建設。
(十九)加強科技支撐與創新。在保證實用性的基礎上,加強廁所科技應用及推廣示范,特別是在高寒地區,逐步普及“節水、低碳排放、生態循環、智能系統、技術轉化”五大創新科技,鼓勵采用生物除臭、真空氣沖、泡沫封堵等先進技術和材料,提升廁所科技化水平。大力推動廁所科技攻關,集中攻克山岳型、高寒區、缺水型景區及條件艱苦地區的廁所建設難題。
六、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廁所革命”
(二十)落實工作責任。各市(州)人民政府是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統籌協調、督促實施;縣(市、區)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做好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各項工作。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強化協調聯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推進態勢。各市(州)和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牽頭部門和相關部門責任分工,明確本地區“廁所革命”建設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工作。
(二十一)加強監督檢查。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制定全省推進“廁所革命”工作監督考核辦法,定期對各地推進“廁所革命”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將“廁所革命”相關指標作為硬性條件,納入中國人居環境獎、衛生城鎮、宜居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等有關各類創建活動推薦和評定工作,凡“廁所革命”工作開展不力、公眾反應強烈、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屢次批評的地區實行“一票否決”。各地要建立相應考核體系,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兌現獎懲,嚴肅行政問責。
(二十二)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廁所革命”工作宣傳力度,深化“小廁所,大民生”理念,結合“世界廁所日”等主題活動,培育廁所文化,倡導文明用廁,推廣廁所建設典型,整體帶動全省公共廁所建設,營造全社會高度關注、共同參與“廁所革命”的良好氛圍,激發群眾改善自身生活條件的主動性。
附件: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1月30日
附件
四川省推進“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
(2018—2020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廁所革命”的決策部署,全面提升我省廁所衛生狀況和服務水平,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在《四川省“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17—2020年)》基礎上,結合國家新要求和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本行動方案印發后,原《四川省“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17—2020年)》作廢。
一、總體要求
(一)實施范圍。本方案所指廁所,即全省各行業公共廁所和農村戶用廁所。其中公共廁所指全省各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市政公用部門管理及產權單位管理供公眾使用的廁所,具體包括:城鄉公共廁所(城鎮環衛公共廁所、公共場所配套公共廁所等社會對外開放公共廁所,農村公共廁所);交通廁所(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等交通沿線廁所,汽車客運站、水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節點廁所,加油站廁所,鐵路車站廁所);景區景點廁所(A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廁所,鄉村旅游點、農家樂廁所,風景名勝區廁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廁所,水利風景區廁所,地質公園廁所,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歷史文化遺址等公共文化設施廁所);學校廁所;醫療機構廁所;機關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廁所;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廁所。
(二)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新建、改建公共廁所17783座,新建、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09.83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糞污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實現各行業公共廁所總體數量和服務半徑滿足群眾如廁需求,公共廁所設施配套和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女性、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如廁便利性明顯提高,公共廁所長效管理機制健全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