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走進珠海斗門區蓮洲鎮東安村,在成片的整齊排列的村居中,有一棟建筑顯得和其它房屋有點“格格不入”。原來,這里就是由鐵漢生態承建并運營的蓮洲鎮農村污水控制中心。經過2年多因地制宜的生態治理,東安村河道環境、污水排放有了明顯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整體提升,成功躋身蓮洲鎮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區,成為鐵漢生態踐行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新農村新發展的典型案例。
一體化設備房散發嶺南水鄉韻味
先行先試:蓮洲農村換新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10月份在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大短板,要求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帶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以“五個振興”高度概括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路徑,為推動廣東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適合休閑散歩的石板路
作為中國生態環境建設與運營企業,鐵漢生態一直都認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并始終堅持先行先試。2016年,鐵漢生態與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政府簽訂了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乾務鎮農村濕地生態園及其配套管網工程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總承包項目。工程范圍分散于蓮洲18個行政村,內容包括24個農村濕地生態園建設、約5.7萬米管網工程、61個深度厭氧池改造等。經過鐵漢生態2年多的建設和治理,以前蓮洲鎮各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的現象已經一去不復返,經過生態修復后重現的清水溪流,環繞村鎮潺潺流動,伴著鳥語花香、碧草和風,讓這個生態農業休閑旅游鎮更添幾分清新田園風光,勝似世外桃源。
粉洲村1#濕地生態園
按照斗門區此前出臺的《斗門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0年)》,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造全國先進新農村建設示范區。這也是全省早出臺的一份針對細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將在2018年年底對全區60%以上的自然村完成人居環境整治,并高于省里定的創建新農村示范村整治標準的要求。而以東安村為代表的蓮洲鎮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區,也將以示范、以點帶面的方式,為該區各村實現鄉村振興的提供強大動力。
“一村一策”:生態治污美環境
如今,走在蓮洲鎮的各個村落中,都有一個別樣的角落尤為引人注目,這里有著綠草菁菁的草皮,有著各式各樣的鮮花植物,有著可供村民休閑散步的石路,還有幾處匠心設計的蠔殼景墻和木條景觀,有的為單體建筑或兩層建筑,有的甚至還有類似集裝箱的設備房,讓人乍眼一看還以為是一個小型的社區公園,但實則它們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污水處理站。
采用MBR一體化設備的三家村站點
據了解,上欄村是蓮洲鎮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的個施工站點,選址地有很厚的流塑狀淤泥層,在這里建污水處理站的難度比較大。為此,鐵漢生態結合水質、地質和占地面積等情況,在該村選取了便于安裝、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的一體化MBR污水處理設備,該技術采用集成化、系統化的方案,把工藝流程較為復雜的傳統污水處理方法轉為一體化工藝。
生物轉盤一體化設備
“上欄村的污水處理方式只是我們的其中一種,在蓮洲鎮的18個村,我們都根據站點選址周邊環境,因地制宜地運用了不同處理技術。”負責污水處理站運營的鐵漢生態陳工介紹,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鐵漢生態在全鎮共采用了MBR一體化設備、AAO工藝、生物轉盤一體化設備、礫間氧化系統工藝、生物滲濾、組合人工濕地技術等6種不同工藝。如在粉洲村、橫山村,采用了和上欄村一樣的MBR一體化設備,而在東安村、三沖村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法的AAO工藝;在大勝村則是采用了承載微生物形成生物膜的生物轉盤一體化設備和以天然礫石為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的礫間氧化系統兩種不同工藝;在三角村和新洲村運用了天然濾料壽命長的高負荷生物濾池技術;組合人工濕地技術應用在了二龍村,這種通過人工設計、改造而成的半生態污水處理系統不僅能進行污水治理,還成為積極營造濕地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場地。
采用礫間氧化系統的大勝村1#站點
通過“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生態手法處理后,全鎮18個村的污水達標排放用于日常農田灌溉和水產養殖,既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又美化了鄉村自然環境,促進了蓮洲鎮鄉村振興的推進。
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新注腳
“作為省級示范片區的蓮洲鎮目前在村道衛生、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已進行多項有益探索,使農村面貌大大改觀。”斗門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提升村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的同時,保留鄉村文化特色尤其是古村落的風貌是斗門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也是難點。
匠心設計的蠔殼景墻
鐵漢生態從不同角度豐富生態環境產業的內涵,在生態治理的過程中,也不斷思考和創新,注重對生態的保護并保留當地的生態特色。在蓮洲鎮18個行政村污水處理項目中,鐵漢生態遵循獨有的“將生態技術與景觀藝術融合”理念,在污水處理站的設計和建設上,將其景觀一改傳統的大紅大綠色系,而采用淺灰色色系格調設計,站點周圍用蠔殼景墻點綴,與嶺南水鄉房屋建設搭配相呼應,且大量采用了氟碳仿木木條,既有木條景觀效果,又能防雨水腐蝕,同時符合當地村民的審美及長期運營的耐用要求,成為大家稱贊的創新佳作,成為全鎮村居環境提升的一大特色。
生物滲濾池正在布水
“以前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對周邊和下游村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了污染,嚴重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在鐵漢生態的幫助下,如今全村污水管網已經全部建好,每家每戶也接入了管道,家家戶戶做飯、洗碗以及衛生間產生的生活污水都能往外排到污水管網,終集中流到污水處理站,現在村里的河道環境、污水排放都有了明顯改善,花園式的污水處理設施更成為了村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每提起項目施工前后的變化,蓮洲鎮上欄村村主任都會不由感嘆。
據了解,鐵漢生態蓮洲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不僅讓該鎮18個村的村民享受到花園式的休憩環境,更為蓮洲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提供了必要條件。如今的蓮洲鎮已順利通過“生態鄉鎮”、“廣東省衛生鎮”考核,成功創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新農村建設碩果累累,有1個省級新農村連片建設示范片、3個市級新農村示范村、2個市級新農村精品村、4個市級生態村、5個區級新農村示范村,全鎮共有衛生村27個,已經成為珠海市乃至廣東省鄉村振興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