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督查】中央環保督察已成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手段。目前,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完成階段省級層面督察任務,對個別地方平時不作為、臨時亂作為等敷衍應對的行為嚴厲查處。
既嚴又準切中肯綮 建立環保督察長效機制
中央環保督察劃定了環保紅線,一批長期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得到解決,一批長期想辦而未辦的事情得到落實。毋庸置疑的是,輪督察取得顯著成效,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提升了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意識,并為制度化推進督察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中央環保督察作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手段。在中央環保督察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要堅持動真碰硬的態度,還要增強駕馭復雜局面的統籌協調能力。執法,才能增強企業轉型升級的主動性與安全感,才能將綠色發展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
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的建立,正是觀察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窗口。中央環保督察更像是一場對各地黨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檢查,通過黨政同督,一步步找到地方生態環境問題的“病根”。針對“打贏藍天保衛戰”等污染防治攻堅戰,回頭看督察組結合被督察省份具體情況,在每個省分別開展一項環境保護專項督察,更加精細地對接污染防治。
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主要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點檢查列入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改情況。截至6月15日,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6個督察組均完成階段省級層面督察任務。
為發揮督察震懾效果,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按照有關要求和程序,陸續向社會公開了一批督察整改不力,特別是“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的問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個別地方平時不作為、臨時亂作為等敷衍應對的行為一經查出,便被嚴肅追究責任。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已成為環境治理工作的斬污利劍。
值得注意的是,督察過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一刀切”的行為逐漸成為弄虛作假、表里不一、敷衍應對的又一表現形式。這種簡單粗暴“一刀切”的做法,不僅會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也會影響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中央環保督察通過地方整改,是為了更好地落實了環保法規定的環保主體責任,也是為了更好地督促地方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責任的壓實并不是簡單地“一律關停”,也不是“關了再說”。“一刀切”的方式既是對責任的逃避,也是對市場規律的違背。
不把環境治理、環保設施實實在在地落實到企業的生產環節,就無法獲取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回避環保問題的整改,又怎能使環境治理起到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由此看來,“一刀切”的方式不僅扼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還切斷了環保市場的有效釋放。
整治“散亂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找到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佳平衡點,這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治理智慧。既嚴又準,方能建立起環保督察的長效機制。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指出,“我們探討怎么把督察機制常態化,中央環保督察將來可能是抓重點,比如大氣主要問題在哪幾個區域,水的問題在哪幾個區域,中央環保督察會重點對這些地區進行督察。此外,更多的檢查還是要依靠省一級的督察,通過分級督察的方式,才能實現長效機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攻堅戰離不開定位。根據“回頭看”安排,目前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在開展第二階段下沉地市督察,推進督察工作更深入、更精細地開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