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農業廢棄物通常有著較高的回收和再利用價值,例如秸稈,禁燒和資源化雙向推進,已經成為當下較為常見的解決方案。科技滲透帶來契機,農機普及破解痛點,環境執法壓力傳導,秸稈處置加快融入生態農業內循環。
融入生態農業內循環 三大契機改變秸稈處置方式
從高增速到高質量,這是我國經濟整體轉型的統一口號。除了工業生產方式走向清潔節能之外,農業生產模式也開始通過節水節藥耕作,“綠色”產品輸出,廢棄物資源化等路徑啟動全鏈條升級。
目前,生態農業發展明顯轉向了綠色可持續變革,“市場+科技”的推動作用十分顯著。綠色工藝和循環生態模式的成熟意味著,上到頂層設計,下到產品消納,都走上了一條高速路。其中,規模蔚為可觀的秸稈處置問題也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時值6月,全國夏糧開始從南到北進入收獲期,不少地方的油菜、小麥都已經進入收割階段,于是秸稈禁燒和秸稈資源化工作又掀起了新的熱潮。
確保秸稈禁燒“零火點”是豐收季重要的工作之一,“人防+技防”模式也在逐漸成為各地監管秸稈燃燒問題的主流手段。很多地方都已經基本建立了日常巡查、專項檢查、應急處理的完整機制,務求做到管控。
而在提率方面,高科技的引用,例如無人機、“天眼”監測、紅外攝像頭等項目的“上崗”帶來的是立體式無縫隙監督。及時發現火情,及時上報,及時分析,及時定位,及時趕赴現場處理,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在這樣緊鑼密鼓的部署中,傳統的搶收搶種之外還添加了“搶治”這項工作。專家表示,秸稈禁燒監控點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火情監測預警能力大幅提升,多渠道消納秸稈推廣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尤其是,現代社會之所以會選擇燒秸稈,而不是傳統上的堆肥,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勞動力不足。因此,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對推廣秸稈禁燒和收集再利用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收割機、粉碎機、播種機、烘干機、滅茬機等農機設備,均開始了大規模的普及。
針對使用問題,不少地方還專門開了講座,用以指導各類設備的用法,并且鼓勵農民回收秸稈。解決了秸稈收集和儲運的難題,無論是制有機肥、生產飼料、加工成紙,還是其他綜合利用方式,新的增收渠道都將為徹底解決秸稈禁燒問題增添源動力。
自下而上改變,自上而下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行動也分外關注秸稈處置。據悉,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就通報了黑龍江省部分地區秸稈焚燒頑疾,黑龍江省相關部門已經著手整治,并且問責處罰。
當然,這種來自環境執法和違法監督的壓力不會只是“一陣風”,傳導到實地的震懾力會越來越大。為了藍天保衛戰的持續攻堅,秸稈燃燒問題必須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消除頑疾,引導秸稈資源再生走上正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