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上市企業】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日曾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所有上市公司都進行環境信息披露。”自此,在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的總體要求下,眾多上市企業將不斷通過節能減排降耗、轉型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等方式實現綠色轉型。
生態環境無小事,上市公司今年對環保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格外不一樣。與此同時,從2018年來諸多IPO上會因環保問題被否可見,環保已成為事關企業能否獲得資本支持的關鍵因素。
當前,環境保護已經引發上市公司的高度關注,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都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加以強調。從2017年年報披露的情況來看,除少數公司沒有提及相關環保信息外,大多數被列入生態環境部重點監控名單的公司均在其年報中有環保信息披露。其中包括了排污信息、排放量指標、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等多個維度。
目前我國滬深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體系,大致包括生態環境部、證監會、交易所三個方面。對于當下廣受關注的上市公司環境保護責任,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曹勇日前表示“必須依法依規披露環保信息”。但據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數,近3年來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透明度有明顯改善,但大部分企業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業內認為,這也反映出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導向信號,說明監管層愈發重視上市公司所涉及的環保問題。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募投項目落地等,都繞不開環保門檻。另外,一批資本市場的環保行業企業,將受益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逐步深入。在各細分行業中,化工、有色、鋼鐵等高污染高耗能領域受環保政策的影響較大,企業環保意識的轉變也尤為明顯。
在監管機構從嚴控制各類污染指標及排污行為的基調下,企業環保達標,對其主營業務的發展長遠看肯定利大于弊。面對持續強化的環保監管,上市公司必須且唯有做好環保合規管理,方能有效防范環境法律風險,并保障公司的良好運營與持續發展。而從上述上市公司的補充披露來看,環保問題在信息披露中的重要程度提升,對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高污染企業是一種有效威懾。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環保違規成本將會越來越高。國內券商預測,“信號非常明顯,2018年打好三大攻堅戰不容有失,那些頻頻挑戰監管底線的公司將會為此付出相應代價。”隨著生態環境部的正式揭牌,新部門生態環境監管職能強化,監管領域拓展,以及跨部門聯手打擊的威力發揮,未來上市公司環保違法成本將越來越高。
而頂層設計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這些是上市企業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機遇和挑戰。一條可以預見的發展路線是,當落后產能規模有效縮減后,環境治理也將會進入新的階段。誠如對一些產能先進、議價能力較強的大型企業或國有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影響有限。但對那些規模、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來說,則可能會壓縮其市場空間。
隨著環保核查風暴持續開展,監管部門聯手敦促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越來越多公司正逐步按要求積極履行該信息披露義務。證監會正在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預計到2020年年底,所有上市公司都將被要求進行環境信息披露。同時明確提出分層次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并鼓勵公司自愿披露有利于保護生態、防止污染的信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