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2017年,“三北”地區棄風現象仍然不容樂觀。而中東南部地區,新增風電裝機量占比已經超過了“三北”地區,尤其是中南部地區表現尤為顯著。風電市場的格局正在悄然轉換,分散式和海上風電成為拉動增長的新興勢力。
產業孕育兩大新興勢力 市場格局跟“風”變
2018年4月3日,一份題為《持續推進電力改革,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報告新鮮出爐。根據這份報告可以看出,“三北”地區棄風現象依舊不容樂觀的原因仍很多。
過去,“三北”地區基本上就是我國風力發電的大本營,占據著天然的風電發展優勢。但是,發電能力強,用電能力弱卻成為了更嚴峻的挑戰。例如甘肅、新疆、吉林、內蒙古等地,電網輸送能力以及配套系統規劃能力都較為薄弱。
國家能源局不久前就公開了一組數據:2017年,棄風電量共約419億千瓦時,雖同比減少,但還是要提高警惕,謀求長遠解決方案。
另一份《2017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也緊接著匯總了風電產業發展情況,全年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累計裝機容量增速放緩。與此同時,與“三北”地區先揚后抑的態勢不同,中南部地區頗有后來者居上的意味。
簡報統計,2017年,中東南部地區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比已過半,壓了“三北”一頭,其增長速度不可謂不醒目。而且,就市場格局而言,風電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的作用愈加明顯。
更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式能源發展模式也滲透進了風電行業,分散式風電有望成為激活市場動能的下一個風向標。而且,分散式風電發展更有利于實現“就近消納”,緩解棄風焦慮,這也是緊跟用戶側趨勢的必然選擇。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海外分散式風電發展方式的全面覆蓋已經證明,這是風電行業未來將面臨的拐點。一方面,分散式風電將為行業突圍提供支點,另一方面,其也代表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多元化商業運營推廣的可能。
除了分散式之外,風電領域技術的不斷革新也為海上風電吹響了崛起的號角。根據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GW以上。業內分析,這意味著千億資本有望進駐海上風電。
僅看廣東一省,由于近海風能資源豐富,全省規劃到2020年,開工建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200萬千瓦。三峽集團、中廣核等企業都相繼開始參與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助推廣東向清潔能源強省轉型。
前有政策支持,后有技術支撐,分散式風電與海上風電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作為風電產業的兩大“”,新經濟增長點的到來已成定局。正如風電從業人士所言,紅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