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在“洋垃圾”阻擊戰的開展下,進口固體廢物的管控收緊。進口量的下降意味著國內市場的需求將加速釋放,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行業亟需加快技術創新和研發,促進回收的廢物品質高值化,提升產業的發展規模。
促回收廢物品質高值化 再生資源行業獲發展加速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在要求。
為保障國民生命健康和生態安全,促進固廢處理行業轉型升級,構建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嚴禁洋垃圾入境”。與此同時,環保督查繼續重拳出擊,全國海關組織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8”專項行動,打擊“洋垃圾入境”形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事實上,我國禁止洋垃圾的動作從去年7月開始。2017年年底前,我國全面禁止進口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防治廢料、釩渣等品種。2018年1月1日起,《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施行,對歐美國家固廢出口產生重大影響。
修訂進口廢物環控標準,不但對歐美國家影響重大,而且對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影響巨大。一方面,我國進口固體廢物需求量大,進口固體廢物的管控收緊。進口量的下降意味著國內市場的需求將加速釋放,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我國將加大對園區和企業在生產的監管,進一步保護國內環境清潔,提升行業發展質量。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自去年7月,環保部采取禁止“洋垃圾”入境的相關措施后,我國進口固體廢物總量為183萬噸,比8月份進口量減少51%以上,9月以來我國固廢進口規模下降明顯。
在此背景下,相關產業的市場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例如2018年1月1日以來我國造紙價格呈上揚趨勢。由于過去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勞動力成本提高,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亟需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實現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其實,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可增長的利潤空間還很大。《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國內廢紙回收利用規模達到5500萬噸,國內廢紙回收利用率達到50%。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廢紙進口數量超過1160萬噸,進口金額逾27億美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普遍存在組織化程度低、分揀技術水平低、經營規范化程度低、部分品種回收率低等現象。全國政協委員、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涂建華:“回收企業主體多元且分散,行業管理、規范難度大,幾十年來行業從業人員結構、商業模式、經營方法從未改變,缺乏,規模化企業回收量僅占總回收量的不到10%。”
面對原料不足的現狀,要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回收“兩網融合”,完善垃圾分類制度,借垃圾分類的東風,形成較為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提高再生資源回收效率,壯大全產業鏈發展。
在“洋垃圾”阻擊戰的開展下,相關行業要抓住機遇,加快技術創新和研發,加強對國內外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與合作,提高分揀技術水平,提升產業的發展規模。
只有促進回收廢物的品質高值化,加強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才能做大做強固廢產業,實現經濟效益不斷放大,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向集約化產業化化方向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