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建設雄安新區,對于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截至2018年4月1日,雄安走過了“千年大計”中的年。綠色雄安、智慧雄安、生態雄安……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樣板正在雕琢之中。
4月1日,雄安新區迎來了一周歲生辰。一年的努力,一年的積淀,一年的收獲,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旗幟下,雄安在這一年昂首打開了千年之行的大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在探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雄安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載體,將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兩線合一,以建設綠色、森林、智慧、水城一體的新區為目標,繪制出一幅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雄安畫卷。
藍綠交織,藍是背景,綠是底色。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基調,雄安新區啟動的個建設項目就是“千年秀林”植樹造林項目。
從2017年11月13日的棵樹扎入雄安土地開始,從片林生根發芽開始,萬畝之綠開啟了森林大數據系統,勾勒出未來城市中央森林公園的輪廓。雄安將綿延千里之綠生動地繪進畫卷之中。
當然,守護藍天白云是強化生態紅線,嚴格區域環境保護的需求,也是雄安新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年來,為做好污染防治,雄安關停整治污染企業,排查“散亂污”企業,推進VOCs污染綜合治理……2017年,雄安的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超過21%,達標天數增加近30天。
水城共融,水是城市的靈魂。
隨著《雄安新區“散亂污”工業企業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印發,污染企業得到進一步查處,環境問題也得以進一步解決,雄安的水越來越清。
淀闊水清憑魚躍,春暖葦綠任鳥飛。在深化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的基礎上,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勾勒出淀區無比迷人的風景。
將白洋淀打造為京津冀生態涵養支撐區,雄安做足了水文章,強化水質改善、生態恢復、提高生物多樣性、入淀河流整治等措施一一展開,新區及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效初顯。
享有“華北之腎”美譽的白洋淀,正慢慢恢復和重新煥發生機。實現鄉村生活垃圾統一收集轉運、開展河道垃圾集中清理行動、建設小型污水處理、水環境修復……生態建設的每一步都深深地應在白洋淀新的生命之中。
“千年秀林”圍筑起生生不息的綠色屏障,“華北之腎”流淌出動人心扉的護城之水,排查“散亂污”潑墨繪成為清新明亮的藍天之色,雄安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底色已熠熠生輝。
而智慧城市是雄安畫卷中生動的一筆,畫龍點睛。
“生態優先”已經深深融入到雄安新區的設計、建設、運營理念之中,未來的雄安新區是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綠色城市。2017年以來,“雄安城建標”——市民服務中心基本建成,每一個構件的信息都記錄在數據庫中,集全景監控、環境能耗監測等功能于一體。
打造更環保、更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施,雄安新城的崛起是智慧新城的崛起。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下,我們對城市提出了清潔能源、低碳交通、可持續水資源利用等新的更高的要求。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帶來電網、水處理體系、交通、物流、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
能源更節約、監測更、污染指數更低,攜手智能技術,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才更趨完善、有效。智慧城市的綻放將更好地彰顯城市創新風尚之中的一抹綠意。
“千年大計”,必積跬步,方至千里。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已拉開千年大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