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當前,全國的風電可開發條件日趨嚴苛,2020年平價上網的壓力漸行漸近,在多重因素疊加的背景下,分散式成為風電未來發展的重頭戲。隨著“三北”地區棄風限電形勢日益嚴峻,大規模集中連片開發難以為繼,以2011年為轉折點,我國風電發展從規模化集中開發,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
打造風電行業新動能 分散式迎來快速成長周期
隨著我國風電產業重心南移,分散式風電發展速度加快。“中國風電行業的下一步出路就在于分散式風電。”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曾這樣說道。按照相關規劃,風電產業將分類型、分領域、分區域地逐步退出補貼機制,在2020-2022年基本上實現不依賴補貼發展。無論是風電開發商還是風機制造商,都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由于近年來棄光、政策等問題,光伏開發從西部轉向更靠近負荷中心的中東部,分布式市場的開啟給光伏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支持分散式風電發展,且分散式風電項目不受年度指導規模限制。據國家氣象局評估,中東南部風速在5米/秒以上達到經濟開發價值的風能資源有10億千瓦,足可以滿足未來的開發需求。
當前,隨著集中式資源開發殆盡,加上“棄風限電”的困擾,分散式風電受到業內的關注。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分散式風電一般是指采用風力發電機作為分布式電源,將風能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容量多在30兆瓦—50兆瓦左右,實現小規模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可靠的發電模式。
業內普遍認為,發展分散式風電是提高風能利用率、優化風電布局,推動產業發展的需要。包括秦海巖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判斷,“分散式做不起來,中國風電就沒有出路”。“北方找網,南方找風”是對我國風電開發基本特征的生動描述。伴隨風電開發重點向中東南部轉移,中東南部低風速區域也將成為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的主戰場。
從要素條件來看,首先,分散式靠近用電負荷;其次,5米左右的中低速風資源有10億千瓦;后,小規模的風電開發也降低了社會資金流入的門檻。基于此,未來發展可再生能源不能只盯著西部,一定要把東、中、南部的市場建設起來。同時,中國有接近70萬的自然行政村,如果說30萬個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來布局的話,市場空間前景可期。
業內普遍認為,發展分散式風電是提高風能利用率、優化風電布局,推動產業發展的需要。由于風輪直徑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應用以及微觀選址的精細化等,提高了機組的利用效率,使低風速資源也具備了經濟開發價值。所以,未來東部的低風速加分布式一定是非常廣闊的藍海市場。
分散式風電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分散式風電的推動沒有和縣域經濟的發展結合起來,尤其是和廣大農村、農戶的利益沒有切實結合起來,未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因此,對于分散式風電,眼下的重點是完善有關的政策及政府服務,使分散式風電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分散式風電發展的核心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風電開發思路的轉變,不是簡單的建設模式的變化,而是涉及風電行業的深層次理念轉變。
隨著分散式風電的發展,風電新增裝機將大幅提升,利好風電相關制造業。由于分散式離居民區近,一旦出現問題需要快速響應,風機制造商的運維和服務觀念都需要升級。業內認為,越來越多民營資本涌入風電開發領域,具有投資規模小、建設周期短,收益穩定等特點的分散式風電對民間投資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