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光大、杭州錦江集團、康恒環境、中國環境保護集團、首創環境、天楹股份、恩菲工程、盛運環保、美欣達集團、綠色動力、永清環保、泰達環保、華西能源、啟迪桑德、旺能環保、云南水務、大同富喬……這些垃圾發電企業為何扎堆涌入“清掃保潔或垃圾收運領域”?
垃圾發電企業進入環衛領域,原本只靠發電并網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為主的焚燒發電企業,快速搶占縣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市場,形成了以焚燒發電優勢帶動垃圾清掃保潔、垃圾清運一體化市場的新格局……垃圾發電+環衛一體化,商業模式由此發生重大轉變,促使垃圾發電行業進入戰略調整期……
就從中冶集團旗下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標“金沙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及焚燒發電一體化項目”說起。項目內容為:建設一座5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金沙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中標單價為255.00元/噸,總投資約4.2億元,特許經營期為30年。項目具體內容如下:
1、金沙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在貴州省金沙縣安洛鄉黃家寨附近,占地約80畝,設備采用先進成熟的爐排爐垃圾焚燒生產技術,采用中溫中壓余熱鍋爐(395℃,3.8MPa)。尾氣處理采用國內先進、穩定的帶SNCR的半干法脫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的工藝技術方法。環保指標全面符合國家新排放標準,部分重點指標優于歐盟2000標準,從而實現金沙縣城鄉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2、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采用環保深埋垃圾桶+吊裝式垃圾壓縮車收運方式,將做到城鎮、小區院落、公路沿線、村(社區)、村民組全覆蓋,配套建設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實現收運工作智能化管理。
【分析】
資料顯示,參與“金沙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及焚燒發電一體化項目”投標的企業有“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電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盛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其中前4家為大型央企(國企),后3家為上市公司。那么對于一個500噸/天的“小項目”而言,為什么吸引了7家行業領域內的佼佼者前來競標呢?
一、生活垃圾處理市場由大中城市轉向縣城及農村
自從1988年11月,深圳市引進日本三菱公司焚燒發電技術和裝備在清水河建成了我國座大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后,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大中型城市廣泛建立了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大中型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縣級城市和農村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填埋的處理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縣城和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顯得十分緊迫,這片尚處于空白的處女地于2016年下半年正在越來越多地被焚燒發電領域的巨頭企業所關注,并形成了2017年眾多焚燒發電企業進軍縣城和農村的垃圾處理市場趨勢,加速了市場份額的搶占與瓜分。
二、國家多項環保政策出臺促進行業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十三五”期間,國家出臺多項政策不斷推動環衛一體化PPP模式的發展。《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推出推進市縣、鄉鎮和村級污水收集和處理、垃圾處理項目按行業“打包”投資和運營。《關于市政公用領域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工作的通知》(財建〔2015〕29號)明確要求“城市供水、污水處理、供熱、供氣、垃圾處理項目應實行廠網一體、站網一體、收集處理一體化運營,提高服務質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7〕17號)提出“理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管理體制。探索建立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統一管理體制,切實解決多頭管理問題。”具體還包括推動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完善農村垃圾“戶分類、村組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集中處置與“戶分類、村組收集、鄉鎮(或村)就地處理”分散處置相結合的模式,推廣建立村莊保潔制度。2017年7月1日出臺《關于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通知》(財建[2017]455號)更明確要求各級地方政府是污水、垃圾處理領域全面實施PPP模式工作的責任主體,要逐級建立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對相關工作的考核。
相關政策的出臺,尤其對于垃圾處理項目必須實行PPP模式,刺激了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促進行業先進企業大力整合市場資源、提升核心技術,通過資本、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提升,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方向闊步邁進。
三、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給焚燒發電企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隨著國家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的發展,原本只靠發電并網收入和政府補貼收入為主的焚燒發電企業,快速搶占縣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市場,形成了以焚燒發電優勢帶動垃圾清掃保潔、垃圾清運一體化市場的新趨勢,“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焚燒發電”一條龍服務的模式,給焚燒發電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市場格局由此也變得越來越微妙。
【金沙模式】
金沙縣本次以“環保深埋桶+吊裝式垃圾車+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焚燒發電”的方式,將縣城和農村的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全覆蓋,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是國家實行PPP項目由政策到實踐的一種大膽嘗試。
從目前來看,采用“環保深埋桶+吊裝式垃圾車”這種直收直運的垃圾收集方式,與傳統的垃圾中轉站模式相比,投資效率提升,以5年-10年為階段性對比,投資減少40%以上;由于是直收直運,大大提高了垃圾收運效率,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環保深埋桶收集垃圾,可以做到每個村屯、小區、公園、公路沿線等覆蓋,使金沙縣垃圾收運做到無死角,無盲區,能夠實現環境治理的標本兼治。
采用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滿桶報警、自動規劃運輸路線”,使得吊裝式垃圾車避免跑冤枉路,節省油耗,提升收運效率。
原本金沙縣城區所有垃圾總量約為230噸/天,從垃圾量上看遠遠達不到焚燒發電的要求,那么將農村、鄉鎮的垃圾全部收運之后,金沙縣的生活垃圾總量將可達到450噸/天,這樣就基本滿足了焚燒發電項目對于垃圾量的要求。
金沙縣對于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采用城鄉環衛一體化的項目運作模式,目前許多縣級政府也在調研、考察。時間不會很長,“金沙模式”在業內的影響將得到彰顯,政府減少了投入,企業增加了收入,環境得到了恢復,人民增強了信心。今后行業市場必將形成以“金沙模式”為典范的中國縣城生活垃圾全面治理的發展趨勢。
原標題:解讀環衛一體化“金沙模式”,揭開垃圾發電企業涌入環衛市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