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近段時期,高層強音喊出“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口號。加上年初史上大規模環保督查及“大氣十條”考核的多重因素驅動,我國大氣治理市場再度迎來成長高峰。
“藍天保衛戰”提振市場情緒 大氣污染治理板塊井噴
近日,作為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12個新詞之一的“藍天保衛戰”再次成為全國民眾關注的焦點。
伴隨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一步推進,能源消耗體量持續猛增,我國目前的大氣污染形式嚴峻。從2013年“大氣十條”出臺以來,多項政策接踵落地,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增添了靠山,也帶來了大氣治理領域的崛起良機。
尤其是進入“大氣十條”終考之年的2017年,由于時間緊迫,考核達標壓力山大,地方政府頻出斬污利劍,治氣決心堅定。因此,我們認為,大氣污染治理板塊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得到延續,并呈現越來越火爆的態勢。
從2017年季度開始,大氣治理市場的直接爆發和史上大規模的環保督查有著直接的關系。可以說,這場席卷全國的環保風暴,成為一段時期以來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爆發的主要動力引擎。
在國家頂層設計之外,譬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天津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地方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也為大氣治理領域更廣、更深、更快的推進,打下了鋪墊。
近期而言,9月14日環保部發布《“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出“十三五”要提高VOCs排放重點行業環保準入門檻,嚴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為上述引擎添加了驅動力。
無論是已經觸及“天花板”的火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市場,還是非電工業市場領域,都會大幅受益。其中又以非電工業領域的大氣污染治理為首,如若沿著目前的態勢發展,有望成為環保產業的又一個風口級細分領域。
從市場反饋來看,券商機構紛紛看好工業環保市場,預測其規模可達10000億,而其中的工業大氣領域空間超過5000億。不過由于非電行業大氣治理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監測監管、技術等多方面都不甚成熟,因此遠期市場雖客觀,但近期爆發或許會缺乏底氣。
盡管業內預測已經令人欣喜乃至錯愕,但我們仍舊認為,大氣治理市場的潛力仍舊處于被低估的狀態。基于政策、市場及企業等多方面考慮,我們預計,從2017年到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所帶來的市場空間,達到8500億~9000億屬于大概率事件。
大氣環境監測、電力超低排放、非電領域排放改造、汽車尾氣治理等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空間有望得到實質性拓展。A股市場中,先河環保、雪迪龍、聚光科技、漢威電子、盈峰環境、清新環境等企業值得重點追蹤。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