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中央再一次對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做出的重大部署。《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近日正式對外公布。對于環境監測機構的數據質量責任,意見提出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
環境管理“頂梁柱”新增利器 劍指數據造假沉疴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治理的指南針。在治污的當下,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也愈發顯得重要。用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的話來說,“環境監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夯實這個基礎,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全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才能行穩致遠。
針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問題,國家再出重拳。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加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通過一系列的嚴厲管制措施,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是《意見》的核心內容之一,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也是《意見》重點打擊的行為。通過一系列的嚴厲管制措施,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對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市(地、州、盟),環境保護部或省級環境保護部門可公開約談其政府負責人,責成當地政府查處和整改。”
同時,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預防不當干預,規范監測行為,加強部門協作,推進信息公開,形成政策措施合力。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排污單位和環境監測機構的責任,加大弄虛作假行為查處力度,嚴格問責,形成高壓震懾態勢。但在對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要求闕如的情況下,對監測數據造假進行全面的制度補漏,用“確責”來震懾造假,尤為關鍵。
針對地方不當干預,排污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水平良莠不齊等問題,《意見》給出了界定的原則。其中,《意見》規定,要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即“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其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采樣與分析人員、審核與授權簽字人分別對原始監測數據、監測報告的真實性終身負責。”
確責到人后,這顯然有助于避免權責利不統一導致的卸責亂象,也倒逼監測單位和負責人更加守法。而對環境監測造假“確責”,就是為了用零容忍姿態治理這類“污染”,讓治污不留含糊。當前,以“實打實”的質量控制,“硬碰硬”的監督檢查,狠抓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環境監測“頂梁柱”基礎作用將更加突顯,將進一步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截至目前,據21世紀經濟報道9月25日消息,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和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網已基本建成,但是土壤環境監測網尚在建設過程中。下一步,環保部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說,將盡快制定并出臺環境監測條例。業內認為,生態監測是一個新的市場,未來幾年預計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