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南海神狐海域,中國試采海域可燃冰斬獲佳績。這是中國能源開發的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綠色能源革命具有重要且深遠的影響。據悉,僅南海海域可燃冰資源儲存量就等同于近千億噸石油。也正基于此,可燃冰未來商業化開采的市場規模值得期待。
開啟可再生能源新窗口 可燃冰開采邁步新臺階
7月29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業,承擔本次試采工作的平臺“藍鯨1號”將于近日返回位于煙臺的母港。這也標志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作圓滿結束。
隨著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采滿月,可燃冰這種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規能源逐漸揭開神秘面紗。從5月10日試采點火,截至7月9日,試采實現60天連續產氣,累計產氣超過30萬方,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圓滿成功,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長、產氣總量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
具體來看,正式開采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逾30萬立方米,甲烷含量高達99%。創造了可燃冰開采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同時,中國可燃冰試采的成功,使中國掌握了自主創新的試采工程相關技術體系,使中國在海洋水合物勘探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有望改善中國能源結構。
而從開采出氣,到完成預期任務、實施關井作業,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共持續了整整60天時間。在此期間內,據央視網近日報道,監測參數顯示,此次開采對海水及周邊大氣等甲烷濃度無異常,環境無污染,同期獲取科學試驗數據近635萬組,為我國后續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資料。同時,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鉆井平臺“藍鯨Ⅰ號”是目前作業水深、鉆井深度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適用于深海作業。
此次南海可燃冰試采工程作業區位于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和普通的油氣礦藏相比,它的開采難度非常大,這也是至今世界各國都沒有有效開發這一資源的重要原因。據了解,此次試開采成功是我國、也是世界成功實現資源量占90%以上、開發難度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而在試采過程中,我國按照標準的環境管理體系、工藝安全風險管理等,采取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俗稱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顧名思義,外觀像冰,遇火能燃燒。被認為是21世紀具潛力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因為天然氣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淺灰色晶體外貌類似冰雪,可以像酒精塊一樣被點燃,故也有人叫它“可燃冰”。在人類日益為能源所困的今天,如此美物,一經登臺,自然萬眾矚目。
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可燃冰具有燃燒值高、污染小、儲量大等特點,被各國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可燃冰比常規天然氣更加清潔,而且資源潛力巨大。其熱值比石油多許多,燃燒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儲量據稱可供人類使用千年。據預測,可燃冰資源量相當于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而事實上,中國可燃冰的勘探開發在20多年的時間內,實現從“空白”到“領跑”的跨越。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加大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力度,為產業化提供資源基礎;加大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研究力度,為產業化提供技術準備。同時也為保障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