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近,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分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因此有專家認為,要變這種惡性怪圈為良性循環,從前沿到終端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
垃圾強制分類時代降臨 兩大“困惑”即將破除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到2020年底前,一些重點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些城市一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意味著什么?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楊海英說,2020年底前,我國將在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以及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選擇本地區具備條件的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各地新城新區應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如此一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及大連、青島和深圳等都在其中;二是住建部等確定的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包括河北邯鄲、江蘇蘇州、山東泰安、湖北宜昌等。
眾所周知,生活垃圾分類減少了進入填埋和焚燒等終處置設施的垃圾量,減少了不利于填埋或焚燒處置的物質,提高垃圾堆肥的效果,有利于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污染控制。便于回收利用垃圾中的有用物質。生活垃圾分類能夠減少可回收物質的污染,提高可回收物質的純度,減少可回收物質分選的工作量。大限度地減少污染。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也表示,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將倒逼前端立法、制度、規范不斷完善,帶動后端資源化產業發展,終有助于實現垃圾減量的目標。“垃圾分類要持之以恒推進。其成效高低和進展快慢,終取決于社會治理水平提高和全民參與的深度。”
盡管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確定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但17年過后,中國垃圾分類的效果仍不盡人意。究其根源,備受詬病的“兩大困惑”是制約因素:一是分類方式抽象導致的投放困惑;二是人們對垃圾車一來,分類完的垃圾又回到“大雜燴”狀態的困惑。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也提出,推進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的銜接,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
對此,環境研究專家、北京零廢棄發起人毛達指出,作為政府部門、垃圾處理相關單位則更有責任和義務去不斷完善垃圾分類的處理。目前很多地方都出臺了相關的規范,比如,《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江蘇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等都規定了政府單位、企業等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將被罰款的相關規定。
專家認為,垃圾分類,徒“罰”不足以自行。在宣傳引導的同時,應拿出更具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乃至真金白銀加以引導,輔以嚴格的約束機制,幫助民眾建立環境友好的意識,早日讓垃圾分類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住建部副部長倪虹表示,從政府部門、醫院、學校這些機構來帶頭開始做,科學地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特別是要采取群眾能夠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既便于推廣,也便于實施,也能便于動員廣泛的社會力量來參與做好垃圾分類,形成合力。社會普遍認為,公共機構特別是黨政機關帶頭踐行生活垃圾分類,對于在全社會營造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推動全社會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