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由于環境治理需求量與日俱增,我國環保產業成為了潛力無限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環保企業的發展不僅迎來政策利好,更是通過海內外并購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力度。至此,技術進步,政策監管體系的完善以及商業模式的多元化正在推動十三五周期環保產業的供給改善。
三大元素推動供給改善 環保市場將加速增長
1、環境治理需求量大,環保產業潛力無限
中國環保產業潛在需求旺盛。在成長股的投資框架中,行業的潛在需求空間往往是投資者為關心的問題。 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給予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行業相對估值溢價,背后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對很多傳統行業潛在需求空間的預期并不樂觀。放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維度上看,受人口周期和城市化率等因素的制約,很多行業的潛在需求空間確實值得商榷。然而投資者不需要擔心中國環保產業的潛在需求空間,這是個潛在需求無比旺盛的朝陽產業。
行業潛在需求空間量的描述。理論上,一個國家環保產業的潛在需求空間往往是由工業生產和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總量與自然環境承載能力的關系決定的,而節能產業潛在的需求空間是由工業生產和經濟活動所消耗的能源總量與經濟生產總值的關系決定的。中國以7.2%的國土面積,6%的水資源量,承載了19%的人口規模,消耗了23.5%的化石能源,創造了15%的GDP。一般來講,我們習慣用單位國土面積的化石能源消耗量來估算環保產業的潛在需求量,而用單位GDP的化石能源消耗量來描述節能產業的潛在需求空間。
單位化石能源消耗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單位國土面積化石能源消耗量和單位GDP化石能用消耗量的二維象限圖中, 即便我們以全部國土面積計算,中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單位國土面積化石能源消耗量和單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雙高”的國家。如果進一步落實到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這個比例關系則會變得異常緊張,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大有可為。
環境治理需求量越大, 往往單位價格越高。 不僅如此,對于大部分污染治理投資而言,其價格曲線的形狀往往呈U型,即當我們期望的污染排放標準達到一定程度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單位投資水平會往往出現明顯的上升。我們的生活常識和大量產業觀察的經驗都支持這一論斷:基于超濾膜技術的污水處理廠噸水投資普遍在2000-2500元,基于納濾的再生水廠噸水投資要增加到3000-3500元,而基于反滲透膜的海水淡化項目噸水投資會超過5000 元以上。雖然眾多的環保產業從業者已經做了大量工作試圖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和效率改進來平緩價格曲線右端上行的速度,但我們依然要面對這樣一個尷尬的事實:
在我們對環境治理需求量較大的同時,往往會伴隨更高的單位價格。環保產業投資額等于需求量*單位價格,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堅信環保產業的空間巨大,潛力無限的核心邏輯。
2、環境污染情況比國外更嚴重,需要更嚴格的長期治理
霧霾治理任重道遠。大眾媒體經常喜歡引用19世紀50年代倫敦霧霾來對比中國北方地區13年以來愈演愈烈的霧霾天氣,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非常簡單的數據對比看出二者之間的差別。1952年英國全國一年的發電量約600億KWH,而倫敦地區的人口規模只有英國全國的1/5,當時倫敦地區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粉塵。而2015年僅北京地區目前用電量就接近1000億KWH,機動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污染物主要成分變成了PM2.5 細顆粒物。今天的北京無論是在常住人口規模、用電量還是機動車保有量上都超過52年的倫敦不止一個量級。可如果考慮到地理和氣候因素,今天北京的環境承載能力未必會比52年的倫敦更強。倫敦通過出臺《清潔空氣法》歷時近30年才擺脫了霧霾籠罩,基于這樣的對比,很可能我們將不得不面對霧霾天氣長期存在的現實。
人均水資源匱乏,長期看好膜技術市場空間。再來看看水,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中美兩國的污水排放標準和自來水出水標準,我們不難發現盡管我們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國標 1A)比美國嚴格的多,但我們的自來水(樣本來自水質較好的城市上海)出水水質依然較美國存在相當差距。這里面的核心原因在于我們的人均水資源量不到美國的1/4,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人均水資源量跟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比較接近。
人均水資源量(立方米/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美自來水水質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