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環保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時期,環境監測市場也駛入了發展快車道。政策落地催生產業形成,市場需求催化產業發展,環境監測已經站在了環境保護的前端和末端。一方面,環境監測數據為環境治理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還為驗收環境治理成效提供依據。因此,潛力無限的環境監測行業未來可期。
治污需求催化產業發展 環境監測市場全面開啟
由于政策導向型的屬性,環保行業的發展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而環境監測市場也借助于黃金發展期全面開啟。
這個市場潛力無限,這個市場發展迅猛,這個市場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業界人士對于環境監測市場抱以厚望。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確實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集中度較高的同時,市場規模也在迅速擴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目前全國從事環境監測業務的企業共有約200家。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銷售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05年統計的數據為15.84億元,2014年已經達到了近200億元(196.44億)。除此之外,由于環境監測技術門檻偏高,所以導致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近5年以來,我國環境監測行業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銷售收入占市場總體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就目前來看,公司兼并收購已經成為擴張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
市場處在高速成長期意味著,其未來潛力無可限量。首先政策利好加持環境監測行業從頂層設計保障了行業發展,其次環境監測數據為各項環境治理措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有現在中央環保督查風暴正密,監測力度有望不斷加強。已經有研究預測,“十三五”期間的環境監測行業將保持25%的增速,到2020年,整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740億元。
而近日,環保部發布的2017年部門預算公告似乎正在響應這樣的市場預測。據了解,2017年環保部的支出預算為69.3億元,節能環保依舊占據支出大頭,其中下分項環境監測及能力建設數額大,達到了14.2億元。預算只要用于三個方面: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和運行、中央本級環境監測、監察、預警、應急等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以及環境監測質量監管。除此之外,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等支出預算都有與環境監測息息相關的內容。
環保部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從支出預算上可見一斑,在細分領域的規劃上也積極落實。如果從具體的環境監測下分領域上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水質監測發展格局已經呈現全面開花的趨勢。以近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的雄安新區為例,白洋淀的水環境治理據預測將帶動數千億的市場投資空間,目前保定市已經加強白洋淀水質監測,未來的建設依然會擴大水質監測需求空間,為水質在線監測設備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當然,鑒于治霾呼聲的不斷高漲,氣體檢測儀器市場的發展也不遑多讓。以霧霾情況尤為嚴重的京津冀為例,證券市場發出了這樣的聲音,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具體實施細則一旦出臺必將激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需求。據業內人士預測,非電行業在線監測市場潛力為200億元。
類似的環保大事件無疑是環境監測市場走向更加繁榮的催化劑,進而也必將吸引各路資本涌入,搶占市場資源和市場份額。那么,布局環境監測市場究竟能為企業帶來什么?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大型環境監測企業先河環保全年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增長24.51%;聚光科技發布的2016企業半年報里顯示,營業收入7.30億,同比增長12.04%;天瑞儀器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29.31%;中環裝備營業收入1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環境監測上市企業2016年總營業收入約76.34億元,專家預測,2016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達434億元。
政策催生了環境監測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類似于京津冀霧霾治理,雄安新區水環境治理這樣的環保大事件進一步催化各個細分環境監測領域的繁榮。由于環境監測的結果是治理規劃的前提,更是驗收治理成效的依據,因此整個市場從長遠來看必將成為環保產業的核心之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