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隨著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日前向湖北進行督察反饋,第二批對7省市的督察情況已全部向社會公開:截至2017年2月底,7省市問責總數超過3100人。事實上,這場高規格的環保督察行動,顯示出中央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將實現對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的長期高壓態勢。
“央”字頭治污問責風暴加碼 7省逾千人被問責
第二批環保欽差對7省市“督”出了哪些大問題?4月14日,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完成向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反饋,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情況已全部公開。根據通報,截至2017年2月底,督查的7省份中已有超過3100人被問責,260余人被拘留,廣東更是開出上億元“環保罰單”。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2016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省(市)進行了督察。此前,批中央環保督察組赴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自治區)督察,問責3000多人。再加上之前在河北省開展的試點,中央環保督察組已走過16個省份。
在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期間,督察組開通舉報通道,受理群眾舉報的環境問題。按照要求,從督察組進駐開始,各地就要對督察組交辦的環境問題實行“邊督邊改”,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底,7省市共受理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群眾環境問題舉報超過1.5萬件,已基本辦結。
據中國青年報4月17日報道消息,其中,廣東省受理的群眾舉報數量多,達4350件;責令整改單位企業數量也多,達到6248家。陜西省受理的舉報數量少,為1309件。7省市問責總數超過3100人。其中,陜西省問責人數多,達938人。北京、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被問責人數相對較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以往的實踐證明,組織環保督查是較有效的手段,加大督查力度,擴大督查范圍,有助于解決政策落地的問題。
水污染問題成為了此輪中央環保督察中發現的“通病”,7省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不少地區有污水直排現象。如在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督察組嚴肅指出當地水資源過度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凸顯。廣東省“十二五”規劃要求建成污水收集管網1.4萬公里,但實際只完成9000余公里,廣州市每天仍有近40萬噸生活污水直排流溪河或其支流。同處長江流域的上海、重慶等地也因水環境治理方面攻堅克難不夠而被通報。
除了直指多地水污染現狀外,大氣污染問題也被多個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在本輪反饋中,北京、陜西、甘肅等地的大氣治理被指存有“漏洞”。誠如甘肅在2014—2015年連續兩年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與此同時,陜西關中地區大氣環境質量形勢嚴峻,西安市已成為全國污染嚴重的省會城市之一,西安市長安區、閻良區相關人員環保底線意識不強,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實施造假,造成惡劣影響。此外,北京部分區域和企業大氣環境治理形勢嚴峻。
值得關注的是,緊接著第二批七地區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意見反饋陸續下達,下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快將于4月下旬啟動。據環保部長陳吉寧介紹,今年除了將完成其余15省(市)的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還要對一些問題突出的地方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和督察“回頭看”。顯然,這場“央”字頭的治污問責風暴仍將繼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