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作為國家名片、強國重器,核電的發函對我國“大國崛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作用。進入“十三五”新時期,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有望在高層政策與能源結構轉型的迫切需求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十三五”時期逆勢求生 我國核電有望迎變突破
12月23日10點17分,中國首座鉛基核反應堆零功率裝置“啟明星Ⅱ號”實現臨界。這標志著我國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研究完成又一個重大節點,也標志著我國在核反應堆新一代零功率裝置研發領域達到先進水平。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國核工業創建60多年來,立足自主創新,堅持安全發展,譜寫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輝煌篇章。技術層面的不斷突破,成為中國核電崛起的佳砝碼。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新印發的電力發展五年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這與此前國務院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的提法保持一致。
“中國能源發展就靠兩條:一是清潔煤,二是核能。清潔煤發展還不成熟,所以就能解決問題的來說,只有核能。從資源稟性、能源利用率上來說,核能發展前景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念念說。
陳念念表示,我國核電發展很麻煩,需要很龐大的系統來保證安全,它不像石油燃燒變成氣,煤炭燃燒變成煤渣,核電的后顧之憂有很多,當前我國核燃料產業整體還處于初級階段,在5個核大國中生產能力僅占3%——5%。但是能確定核能是現階段我國應發展的較理想的過渡能源,我國已確定了加速發展核能的能源方針,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核電占我國總發電能力的比例將逐步增加,核電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日前,國家核電副總經理嚴嘉鵬表示,未來的10至15年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窗口期。我國政府已承諾2030年前碳排放總量達峰。達峰前至少需要每年新建60GW以上脫碳電力裝機,其中新增核電10GW左右(相當于10臺百萬千瓦機組)。要實現碳排放總量下降,改善能源結構的重點將更側重于能源供給結構的低碳化,這為核電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值得期待的是,作為國家名片、強國重器,“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核電必將積極、謹慎應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和能源格局之變,迎變突破,逆勢求生!
“核電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核電裝備自主化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和核電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修炳林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按照“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部署,依托核電項目建設,加強組織協調和統籌規劃,加快推動核電關鍵技術水平提升和裝備自主化,推進核電產業全面協調發展和核電“走出去”。
目前,中國發電依舊是以火電為主,水電、風電、光伏發電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少,而核電的比重也僅為3%。核電的推廣成為大勢,但同樣遭遇著難題:公眾認知和接受程度與核電的發展現狀極不匹配,“鄰避效應”成為其健康快速發展的一大阻礙。尤其進入傳播技術和模式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時代,傳播和輿論環境發生著深刻變化,公眾對涉核信息的關注和訴求不斷提升,公眾溝通的難度隨之增加,亟需全行業創新溝通模式、強化溝通力度、反饋和分享溝通經驗。
在國內,解決好鄰避難題,提升核電比重,對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有著重大意義。在國外,積極“走出去”,鑄造中國核電的金字招牌,對我國核電大國形象的塑造同樣不容小覷。
(參考資料:《求是》、中國核電信息網、中國能源報、觀察者網、證券日報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