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獲得重視,并首入“十三五”規劃。以此為契機,我國環保產業迎來窗口期,其國民經濟支柱地位不斷凸顯,萬億市場藍海仍處于不斷擴容中,未來發展想象力十足。
面對新常態下的新機遇,1974年成立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我國風機行業上市企業——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盈峰環境”),2015年以現金支付3.8億元、股份支付13.2億元,合計17億元收購環境監測領域老牌一線企業宇星科技100%股權,正式高調切入環保領域。
在素有環保政策“元年”之稱的2015年中,盈峰環境把脈國家政策動態,深入研究市場方向,先后設立30億環保并購基金、成立盈峰環境技術研究院、設立全資子公司上風環保公司等,從資金、研發、銷售、制造和產品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布局環境監測業務。目前,已完全滲透進入監測業務細分市場,把握并抓住了產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日前召開的2016廣州環博會上,盈峰環境執行副總裁孫濤先生接受中國環保在線專訪時表示,公司以環境監測為切入口,不失時機地落子布局垃圾焚燒發電、水處理、土壤修復、危廢處理等細分領域,環境綜合服務大平臺的雛形已經開始顯現并發揮作用。
環保產業的未來前景固然盡人皆知,但作為一名順勢殺入的行業新兵,盈峰環境的內生式發展底蘊仍舊略顯不足。為了補齊短板,公司正持續加大外延式并購力度。經梳理不難發現,公司擴張步伐不斷加快,但始終有章可循。繼拿下宇星科技將環境監測定性為主打業務,2015年10月,公司斬獲綠色東方51%的股權,進入固廢處理相關業務;2016年7月,公司發布公告,收購亮科環保55%股權,全資子公司上風香港收購大盛環球、明歡有限100%股權,快馬加鞭駛入水處理領域。
“2018年市值突破300億”,這是今年3月29日,盈峰環境在戰略發布會上提出的愿景。“如果希望市值的突破,僅靠自有的、現有的業務是不夠的,將來公司還會有更多的整合和并購。”盈峰環境相關負責人透露。
提及公司未來發展態勢,孫濤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業務并購方向將是水治理、餐廚垃圾處理、危廢處理和土壤修復。同時,在能力方面將并購監測技術及設備、凈水膜處理技術、垃圾煙塵處理技術等。此外,公司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先后發布員工持股、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覆蓋到公司的高層、中層,充分綁定公司員工的利益,也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人才吸引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經過一年多的跑馬圈地和業務調整布局,盈峰環境已基本形成環境監測、固廢、水治理的環保綜合平臺搭建,“裝備制造商+環境綜合服務商”的“大環保”戰略已然逐步落實。
放眼國內,“十三五”時期,國家政策進一步向生態文明建設傾斜,環保產業市場風起云涌。企業在沐浴春風、迎來千載難逢發展契機的同時,也面臨著競爭壓力驟增等多方面的挑戰。致力于成為受人尊敬和信賴環境監測的盈峰環境,又當何去何從?
“未來盈峰環境將堅持以技術為中心,訂單驅動為手段,人才激勵為基礎的戰略發展主軸,通過外延式并購和內生式發展,逐步夯實環保業務基礎,做強做大環保產業,打造環境綜合服務商,努力成為國內民營資本的環保企業之一。”孫濤先生如是說。
“盈峰環境,讓未來更美好。”在歷經浴火重生之后,我們有理由相信,盈峰環境將以全新的姿態,打造成為國內的環境綜合服務大平臺,實現企業盈利的同時,也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力推進增添引擎動力。